潘家山
- 6316
- 945
- 12
- 385
- 3916.5 潘
- 1941.5 点
- 525 点
- 31455
- 2007-02-24
- 2023-10-24
|
1#
t
T
发表于 2022-11-11 21:57
|只看楼主
前几天,看了一则《劝减》的短文,深有感触:世间所行,有加有减; 加法简单,减法却难。 加一新,不如减一烦; 增一益,不如减一害。 以前,我们总以为人生就应该做加法,拥有得越多越幸福。 其实不然,少欲则心静,心静则素简,再多的物质都比不过精神的丰盈。 物质越多只会越空虚,灵魂越富才会越丰盈。 鲁迅先生曾是我国的大文豪,但他的日常生活却非常简朴。 平常穿着旧衣服,上面还有补丁,大冬天里,穿着一条单裤,而且一穿十多年。 有一次,鲁迅的母亲做了一条新棉裤,偷偷地放到鲁迅的床上,结果,鲁迅回来看到了,把新棉裤还给了母亲。 母亲找到鲁迅的好友孙付园,让他把新棉裤拿给鲁迅,孙付园只好硬着头皮找到鲁迅,劝他换条新裤子。 鲁迅却说:我不仅不穿棉裤,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 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被生活所累。 就连他的房中,也只有床铺、网篮、衣箱、书案几样东西。 他的钱绝大部分也都用来购买书籍和资助学生、友人、贫困者。 于鲁迅先生而言,这一辈子,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唯有内在的学识,与精神世界的丰盈,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这个物欲膨胀的时代,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身外之物,而有些人只把物质、钱财当做实现人生追求的工具。 这也就是为什么,鲁迅不喜钱财,甘愿简朴的原因。 慈善家查克·费尼说:“裹尸布没有口袋,天堂也不需要金钱。” 一个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就越能洞穿世间的繁杂,明白素与简的可贵。 而这样的人才能看到人生美好的风景,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心理学家休·麦凯曾在《欲念心理学》中,提到“欲望-幸福”曲线。 当一个人欲望很小的时候,只要一点小小的期望被满足,就会感到莫大的幸福。 可当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幸福感非但不会再提升,反而会迅速跌入谷底。 正所谓,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人一旦陷入了难填的欲望当中,就会不断地消耗自己。 只有当你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开始简化你的生活,你才能洞见幸福,守得清欢。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