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论坛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东徐庄潘氏祖根老松树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寻根问祖(老松树)
分享 转发
TOP
2#

请楼主明示,此树有什么讲义?
TOP
3#

这棵树是潘氏家族的吉祥树.
兴旺发达.
是一棵古树.
这里的故事,还得明白的人来讲.有机会我也打听一下
TOP
4#

明明是一颗柏树吗。
TOP
5#

洛阳东大街潘
谢指导.
TOP
6#

“徐庄大松树”还伟然伫立。 “大松树”为明代古物,虽历经几百年风雨磨击,人毁火灼而枝叶半秃,但其龙形蛇纹依然,升飞之象未变。枝聚龙蛇群舞,体呈腾空之姿的“大松树”,预示着古老徐庄潘氏家族更加繁盛的明天。
最后编辑潘家山 最后编辑于 2011-02-10 12:36:17
TOP
7#

徐庄巨柏 在武城县甲马营乡徐庄村东卫运河大堤之南的田野里,耸立着一株古柏,高20米,齐胸直径0.8米。巨柏枝干扭曲若龙,杈梢似群蛇舞空。原来此松生长在一座土坟上,离村约一华里,后来由于农田耕作、村庄扩建,现已不见坟丘,只有巨柏立于旷野,距民宅也仅有百八十米了。
  此柏栽于何年,史无记载。但据该村老人讲,当在明末清初,距今已三四百年。徐庄《潘氏家谱》载:明永乐六年,潘氏始祖潘大公由山东高密县大柳树庄迁来,先落户占官屯,后再迁徐庄村。潘氏在村东茔地植下小柏一株,经几百年风雨长成今日巨形。
  相传,清代卫运河漕运繁华时期,曾有江南进京商贾路过此地,发现有一巨大柏影倒映河中,似龙汲水,活灵活现。他们赶紧拢船靠岸寻出堤来,见堤外旷野之中有一巨柏屹立,秉龙形欲腾之势。南方人精明眼毒,一看便知这块风水宝地将有贵人出世,灵气现于巨柏一身。于是,他们起下歹意,于夜深之时用弓箭射掉了巨松树头,破了这一方的 “风水”。
  徐庄巨柏位于武城县城西10公里,甲马营乡政府西南1.5公里处。柏北300米便是树高草密林林莽莽的运河大堤,南100米有一东西乡间公路,平原旷野之上二里地外就能看到巨柏身影。值得担忧的是,该柏上几年已干裂枝缩,梢枯叶稀。如今该古柏经潘氏家人护理,正在逐见枝繁叶茂起来。
TOP
8#

风物景观


  沙河滩风物繁华,景色迷人。且不说旁边的大运河上碧水蓝天、船号白帆、千年古渡的风光,沙河两岸也是古建遗迹众多,风景如画,景致奇特。

  沙河西岸的风物景观毁灭较少,多数遗留到现在。徐庄村东有巨型龙柏一株,是明初故物,几百年来屹立于卫运河之南沙河西岸,守望着沙河滩这一古之龙兴宝地。祝官屯村北,有一座 “姑嫂坟”,明万历年间所建,承载的是当时某家嫂孝姑贤、姑嫂贞烈不屈的历史故事,后人纷纷在其坟前挂彩立碑凭吊祭拜,至2008年春, “姑嫂坟”前百年古松之上系挂的红带满枝,颂德石碑有32方之多。东屯村东田野上有 “王氏祖茔”,系该村王成家祖坟。南屯村始创于清雍正年间,传至今日已历七世,又称 “黑虎大屯”。老城镇东有一株大杨树,相传这里曾是燕王扫北射箭定都的箭落之处。吕洼村有天主教堂,初建于晚清时期,此教堂西式尖顶,是武城县内现存最大的天主教膜拜圣地。老城河西霍庄烈士陵园,是解放后建起的一处供后人纪念先烈之处。它是武城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突破 “铁壁合围”,浴血奋战求解放的真实写照,是沙河难景观中最感人、最具现代革命意义的一处。南屯花杠舞、饮马庄扎彩、郭庄旋饼等众多沙河西岸的特产遗产,至今仍存。沙河西岸原有的甲马营古渡、徐庄老鼋坑、武城县治遗址、王道墓,还有史书多载的武城八景中的 “大寺晓钟”、 “柳林秋霁”等史迹景观,随历史的发展而渐已远逝,不复存在。

  沙河东岸古来物景颇多,但毁坏严重。时庄村北原有一座浮云寺,两进大殿,香火颇盛,传说寺中有桶粗大蛇。后来此寺毁于雷击天火。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寺院后园中的双井遗迹还在,周围是一片瓦砾,然而至今荡然无存。潘公堤指沙河东堤末段,南起龙湾村西,北至浮云寺,长6华里,是清光绪21年 (公元1895年)由当时的恩县县长潘民表率民所筑,史称 “潘公堤”。还有,清嘉庆年间为判沙河多年 “武扒恩堵”的两县纠纷,中丞铁公判令 “武城出土,恩县出夫”,刻石为凭,立为定案。解放后随着农田改造、村庄扩建,潘公堤和判堤石碑渐被夷平毁灭。龙湾烟树是武城 (一说恩县)古八景之一。龙湾村原有水湾龙潭一处,每年春夏之交水面周围轻雾缭绕,四处杨柳若隐若现,成为一大观赏风景。此龙湾水潭早已湮没,此景随之不在。石官屯与梁寨之间原有许多沙丘大冈,沙冈多有狐窟。相传常有狐仙入村作祟,当时人人知道那是狐聚之处。风雨春秋,苍桑巨变,原来沙冈连连的地方,如今成了万顷良田,沙冈狐仙只能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寻找了。

  沙河东岸风物景观后世不存,既有历史上东堤屡溃,恩武两县扒堵频繁,纠纷不休的人为原因,又有景物离堤太近,有些干脆以河堤为景的地理原因。许多沙河滩的老人至今想不通,是因为恩县撤消而至使沙河东岸景物毁灭,还是东岸风物景观的尽逝兆示了恩县被撤消的命运呢?

  沙河之中原来也是有两处景观的。一是杨庄段沙河,沙多沙细,春季风大沙随风聚,沙随风走。春风一起,有时一夜之间平地隆起一道沙冈。奇特的是,风卷沙旋会在水道沟畔吹出老大沙头,状如黄龙汲水,长长沙冈尤若土龙卧野,十分壮观,当地人称“龙抬头”。由于近年沙河治理遍植树木,风沙难起,冈难聚成,“龙抬头”景观再也难得一见。二是1958年大跃进时,武城县曾借沙河夹堤及河道兴建过一个永幸湖,南起杨庄乡的旧城河首段,北至龙湾村西,从吕洼闸引运蓄水,形成东西窄南北宽的条状湖型。此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奉水利部命令去消,湖侧景观也因之渐灭,只留下永幸湖北堤,后来做了临武路的一段,现在又成了乡村公路的一截。巍巍古堤,继续向人们诉说着沙河滩的陈年故事。
TOP
9#

学习了,讲的真好。
TOP
10#

这个故事又看了一遍,百看不厌
TOP
11#

又看了一次,温故如新
TOP
12#


TOP
13#

听我叔叔说:这棵树,在195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此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公社化。那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公社建一个酒厂,要做一个酒槽,没有原料,就想到了这棵树,指派两个人,前来伐树,被潘恩喜发现,为了救这棵古树,就说:这是一棵神树,这么多年没人敢动,据说,谁动谁家就会到霉。伐木人一听,吓得就走了,再也没敢来。保住了这棵古树。
最后编辑潘家山 最后编辑于 2014-01-17 16:16:21
TOP
14#

应申请政府保护
TOP
15#

潘家同已申请林业局保护了,办了一个牌子,
TOP
1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