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论坛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岁老人爱读书---记湘乡涟西潘启宗老人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只进过5年学堂,却能将《论语》、《孟子》背诵如流 爱读经,读《论语》
■还学以致用,在生活中以德化人,乡亲们都很尊敬他 读经教育 全民读经
湘乡市山枣镇新飞村有一名百岁老人,他叫潘启宗。潘老一辈子不爱抽烟、不爱喝酒,唯独嗜书如命,如今虽已满了百岁,眼神不是特别好了,记性却独好,《论语》、《孟子》等儒学经典背得滚瓜烂熟。更为可贵的是,对于书上的道理,老人做到了学以致用,并终生奉行。 读经教育 全民读经
背诵儒学经典,张口即来 本文来自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听说老人惊人的记忆力后,日前我们刚来到老人家,便考起了他,没想老人丝毫不怯场,立即滔滔不绝地背了起来。

爱读经,读《论语》


“这难不倒我啦!20篇(指《论语》)至少可以背出10多篇来,《学而篇》、《为政篇》、《子路篇》,你想听哪一段?”老人本不善言谈,可是只要一说起读书的话题,就变得健谈了不少,也自信不少。紧接着,老人一字不落且飞快的背完了《学而篇》前几章。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来一段《孟子》吧!”见《论语》难不倒潘老,我们换了份“菜谱”。

王财贵 读经教育 推广中心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人笑着背起了《孟子》名篇《梁惠王》。 內容来自爱读经
“《论语》、《孟子》、《幼学琼林》、《增广贤文》这些你都难不倒他。”邻居陈再乾对我们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潘老的指点下学习了这些古书。 內容来自爱读经
陈再乾还告诉我们,老人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一辈子只读过5年义学(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这些书都是老人年轻的时候在农忙之余所读的。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学以致用以德化人 备受乡亲尊敬

本文来自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潘老今年有103岁高龄了,育有8个儿子,家庭和睦,邻里融洽,一辈子从没和人红过脸咧!”陈再乾对我们说,这主要是得益于老人学以致用,以德化人。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古书里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作为一家之主,在处理一些家庭小纠纷时,我觉得这句话很受用,对晚辈的一些过失装点糊涂未必不好。”潘老说。正因为如此,潘家的良好家风在当地出了名。 读经教育 全民读经
与邻里相处时,潘老总显得很热心。潘老84岁的侄儿潘俊青对我们说:“我叔叔当了一辈子农民,直到80岁才没有种地,勤劳惯了,80多岁又学起了做篾器,竹篓子、竹筛子、扫把,都会做,做好后从不卖钱,全部送给邻居,坚持了一二十年。如今由于眼睛不大好使了,这两年才没做。” 爱读经,读《论语》
其实,除了熟读古书之外,潘老还有一个特长,那便是深谙民风习俗。当地村民家遇到了红白喜事,几乎都少不了向潘老请教,潘老也从不吝教,总是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述。 本文来自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潘老的热情与善良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认可,就在他做百岁寿宴时,四乡八邻都赶过来祝寿,摆了好几十桌。 本文来自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多读书修身养性 是长寿秘诀 爱读经,读《论语》
潘老是当地出了名的寿星,如今虽然干不了农活了,但是仍能自理生活,牙齿好,听力也不错。更让人称奇的是,老人很少生病,几乎没有进过医院。 读经教育 全民读经
问及长寿秘诀,潘老笑呵呵地说:“不抽烟、不喝酒,多吃蔬菜,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读书,修身养性,摆正心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1-12101P92U4Z9.jpg (, 下载次数:0)

(2014/2/20 15:13:37 上传)

1-12101P92U4Z9.jpg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潘文光 于 2014/2/22 0:25:04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