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论坛首页
资讯
纪念馆
百科
潘氏微博
寻根地图
潘氏QQ群
国学经典
潘氏宗谱
通讯录
订阅
搜索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潘氏论坛
»
寻根问祖
»
贵州潘氏
贵州潘氏宗亲联谊会
»
舜都潘氏说不可信
寻根问祖
天下潘氏
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
潘氏宗祠
潘氏祠堂、族谱资讯
安徽潘氏
皖北潘氏文化研究会
贵州潘氏
贵州潘氏宗亲联谊会
广东潘氏
岭南潘氏荥阳书院
潘氏(广东)宗亲联谊会
深圳潘氏宗亲会
广西潘氏
广西潘氏文化研究会
粤桂边陲潘氏文化研究会
福建潘氏
福建荥阳潘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潘氏
河南潘氏文化研究会
四川潘氏
四川潘氏文化研究会
四川潘氏商会
江西潘氏
江西潘氏文化研究会
湖南潘氏
湖南季孙公(潘氏)文化研究会
湖北潘氏
湖北潘氏文化研究会
浙江潘氏
浙江潘氏文化研究会
温州苍南县潘氏理事委员会
陕西潘氏
山东潘氏
山东潘氏文化研究会
江苏潘氏
江苏潘氏文化研究会
辽宁潘氏
上海潘氏
黑龙江潘氏
云南潘氏
河北潘氏
北京潘氏
北京潘氏亲友会
重庆潘氏
天津潘氏
海南潘氏
新疆潘氏
西藏潘氏
山西潘氏
青海潘氏
宁夏潘氏
内蒙古潘氏
吉林潘氏
甘肃潘氏
甘肃潘氏文化研究会
港澳台潘氏
香港潘氏文化研究会
世界潘氏宗亲总会(台湾)
新加坡/越南/海外潘氏
南洋潘氏总会(新加坡)
菲律宾潘氏宗亲总会
先祖迁徙
潘氏文化交流
潘氏快讯
潘氏期刊
潘氏宗亲联谊会
班派字辈
潘氏谱牒
潘氏起源
原创诗词
书画交流
宝宝起名
个人形象展示
人物
潘氏百科
休闲娱乐
谈古论今
美图欣赏
影音娱乐
时尚前沿
摄影天地
奇闻杂谈
电脑技术交流
网络游戏、Flash小游戏
风水命理星相八字
潘氏商务资讯
潘氏服务信息
潘氏企业信息
潘氏网站链接(企业网站、个人网站、博客、专题等)
站务管理
意见和建议
本站公告
用户求助
版主会议室
《潘氏宗亲网》发展基金
回收站
返回列表
查看:
3621
|
回复:
2
舜都潘氏说不可信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4981
生日
帖子
522
精华
6
积分
738
金钱
1125 潘
威望
163.1 点
荣誉
190.5 点
性别
来自
在线时间
71605
注册时间
2006-05-04
最后登录
2022-05-2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高坡
高坡
UID
4981
生日
帖子
522
精华
6
积分
738
金钱
1125 潘
威望
163.1 点
荣誉
190.5 点
性别
来自
在线时间
71605
注册时间
2006-05-04
最后登录
2022-05-22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3-02 07:45
|
只看楼主
银光图片
按: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潘氏起源于姚姓舜帝的事,认为潘氏起源于舜帝潘都有关。事实又是否真的如此。特作此文
。
舜都潘氏说最早版本当是
明朝陈士元的《姓觿》。由于其存在明显的史实错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并没有引起学者和我族人的重视。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舜姓潘氏说经过了演绎,将传说中的“舜所都潘”与史料中周文王之孙季孙(或曰季伯)食采地陕西联系在一起(简称舜都潘氏说),使舜
都
潘氏的故事变得似乎“无懈可击”,并让潘氏的起源推前了1000多年,因而不仅被不少学者所认可写进了姓氏书中,而且也为一些族人所接受载入了潘氏族谱上,甚至有人还认为不承认“舜都潘氏说”,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是“不懂历史”,是“六亲不认”。
那么,舜都潘氏说是怎样演绎形成的?它又有多大可度呢?
一、舜都潘氏说的演绎过程
98.png
(166.60 K)
2019/2/14 12:25:59
由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舜都潘氏说是不断演绎的结果。
上述中:
1、南宋罗泌的潘子“本北燕州”人明显有误。
众所周知,
北燕州春秋时期属燕国,《左传》中的潘子是
春秋时期的楚国人。明显将
《左传》中的潘子当作
燕国人
有误人。
2、明朝陈士元的潘氏“舜裔”和“文王诛潘正是也”明显不符史实
。
一是《路史•国名纪丁》原文载:
“
潘:
故县属上谷。《左传》潘获潘子者,本北燕州。
贞观改曰妫州,今妫之怀戎
”。这,由文中的“
贞观改曰妫州,今妫之怀戎
”
不难看出,这里的“潘”指的是地名而非潘氏。
同书《后纪•有虞氏》载:“舜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潘……衡山、长沙,皆其裔也。”这里的“
潘
”也与“衡山、长沙”并列,说明好指的是地名而不是潘氏。
二是《路史•国名纪丁》中告诉我们,故县“潘”即“怀戎”。周文王是西周的奠定者,灭商的是周武王。说明周文王在位时从政治、军事势力都达不到怀戎(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
周文王又怎么能到古潘
县
去
杀“潘
正
”其人呢?
3、“有虞氏后”潘氏源于延庆东北和潘氏迁潘县明显都是猜测。
一是清代张澍《姓氏寻源》引魏《土地记》说:“下雒城西南故潘城,必有以地为氏者。”
由上看,
从
北魏《土地记》作者到清代的张澍,都只是推测故潘城“必有”以地为氏者,但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记载。
二是由上面相关专著的“下雒城西南故潘城
……
则舜之后潘氏曾南迁至下洛”之
“
则
”字看出,其因有
“潘县”就必有
“舜之后潘氏迁下洛潘城”的
因果关系
是
猜测。
三是《水经注•漯水》清楚记载:漯水北迳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其泉纵广十数步”。《河北省地名志·张家口分册》“潘县”一条说“潘城中有一泉,名为潘泉。系由泉水回旋流潘之势而得。潘城之名则又随城中潘泉而称。”既然潘城因城中有的潘泉而名,潘泉又因城中泉水出泉时“纵广十数步”回旋流潘之势而名,说明潘城与潘氏并没有关系。
由此,需要考证的就是演绎出来的舜都潘氏说。
二、舜都潘氏说根本没有可信度
1、舜建潘都于今北京延庆县东北是误读史实
(1)舜建潘都(或都潘)的说法明显存在不妥
第一、关于“舜所都”有潘城的说法,现在能看到的记载有三种表述:
一是北魏郦道元原文《水经注》第四卷:河水“过蒲坂县西……皇甫谧日: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阳及瀵者也。”
二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篇:漯水“北迳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
三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舜所都,或言蒲阪,或言平阳,或言潘”。
上述的“舜所都”之“蒲坂”、“平阳”、“潘”(或瀵),其意思为舜的都城在蒲阪、或说在平阳、或说在潘县(或潘城、或瀵),而不是说舜的都名叫蒲阪、平阳、潘县(或潘城、或瀵)。
现在江苏省会南京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相信没有人们只会说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在南京,而不是说吴、东晋、宋、齐、梁、陈的
都名
叫南京。
第二、据资料,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早已失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帝王世纪》是根据唐代《尚书正义》、《周易正义》等等书编辑整理而成的。
清代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全注》也说:瀵“《尔雅》说:‘瀵,是指(水)从地底下大肆涌出。’
……
按地理志上谷郡潘县。师古普半反。全氏祖望据水经注河水过蒲阪下、引帝王世纪曰:‘舜都蒲阪,或言都平阳及瀵。’正前志潘当作瀵”。
由此,传说中的“舜所都”是“瀵”或“潘”具有不确定性。
两条理由说明,舜在
今北京延庆县东北
建潘都(或都潘)的说法明显存在不妥。
(2)古文献中传说的“舜所都”潘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
《水经注·漯水》和《帝王世纪》的“舜所都”之“潘”在哪里?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谷郡,秦置。莽曰朔调。属幽州”。其中有潘、居庸、夷舆、涿鹿、且居、下落等“县十五”。查资料:潘县“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居庸“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 夷舆“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且居“治所在今河北省怀来县西”,下落“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县”。
《魏土地记》曰:“下落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
《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怀戎 ,后汉潘县,属上谷郡。北齐改为怀戎。
《通典》妫州条下记:“怀戎县,汉潘县地。”
《太平寰宇记》云:“妫州怀戎县,本汉潘县也,属上谷郡。”
《涿鹿县地名资料汇编》记:“潘县故城遗址位于涿鹿县城偏南十二公里处。”
史料证明,传说中的“舜所都”中的中“潘”地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无疑。
(3)今延庆县东北有舜帝潘都是误读涿鹿县潘城的结果
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的古潘城为“舜所都”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在此本文不作考证。
包括《中国姓氏寻根游 自助旅游地图手册》、《当代百家姓》在内的诸多姓氏中,在谈到舜帝在今延庆东北建有古潘都时,都没有向我们提供其依据。但通过查寻舜帝与延庆的相关专著和文章不难看出,今延庆东北建有古潘都的依据与延庆有妫水、历山、阪山(泉)和古上谷郡、古妫州设置有关。
99.png
(123.20 K)
2019/2/14 12:25:59
①源于延庆东北的今妫水河不是702年前源于潘城城中的妫水
《旧唐书地理二》:妫州“隋涿郡之怀戎县。武德七年,讨平高开道,置北燕州,复北齐旧名。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名妫州,取妫水为名。长安二年(按:702年),移治旧清夷军城。”又:怀戎“后汉潘县,属上谷郡。北齐改为怀戎。妫水经其中,州所治也。”
综合相关资料,垂拱中(685年-688年)置清夷军于妫州界(即已废的旧怀来县城,今官厅水库),取清夷水(今妫河)为名;清夷水今名妫水河,发源于延庆县城东北,也称沧河、清水河。
从上可知:
第一、妫州有旧妫州(州治潘县)和702年后的新妫州。702年前的旧妫州州治在潘县,702年后的新妫州州治旧怀来县城即今官厅水库,
第二、妫水有二,一是634年时旧妫州得名的源于州治潘城的妫水,二是发源于延庆东北的现妫水河即685年-688年间清夷军得名的清夷水。
上述说明,相关文章“贞观时将延庆命名为妫州”和“妫州以水得名,妫水河源于延庆县”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由此,不管舜帝是否“起源于妫水”,可以肯定以702年后的新妫州、妫水(即清夷水)、妫水发源于延庆东北去对应旧妫州的妫水、妫水源于潘城城中,得出来的舜都潘都(或都潘)在延庆东北之判定是不合情理。这也正是现在诸多姓氏只能说舜都潘都(或都潘)在延庆东北,而在延庆东北具体位置不能交待的根本原因。
②延庆的阪泉不是《括地志·妫州·怀戊县》中的阪泉
相关专著称:“唐《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妫州怀戊县东五十六里 。古怀戎即今怀来县(其旧城已没入官厅水库)东五十六里’。按旧城计,正是延庆上下阪泉一带。”
事实上,《括地志》的阪泉 “按旧城计,正是延庆上下阪泉一带”的说法明显错误。
《括地志》成书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比702年妫州“移治旧清夷军城”还早60年。毫无疑问,《括地志》所说潘城、妫水、歴山、阪泉等的参照点妫州城是东移(702年)前的旧妫州城,而不是成书60年(702年)后东移到了清夷军城的新妫州城。
明显以东移了的新妫州州治(古怀来城)为坐标,对应《括地志》上的旧妫州的记载,将《括地志》上的阪泉定位在延庆是错误的。自然以错误定位的阪泉对应传说的舜所都潘城,得出来的舜都(潘城)在今延庆县之结果也只能是错误的。
③以延庆的历山定位传说的“舜所都”潘在延庆明显不妥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后魏舆地图风土记》也有“下洛城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北宋李昉等的《太平御览》和南宋罗泌《路史•余论七》也有相同说法。
由此可知,宋人乐史撰《太平寰宇记•怀戎•历山》引《后魏舆地图风土记》所说的“潘城西北三十里有历山”实是“潘城西北三里”之误。显然以光绪五年《延庆州志•山川》“历山在延庆州西北三十里”对照《太平寰宇记》的“潘城西北三十里有历山”推断传说中的舜都(潘城)在延庆也只能是错误的。
④相关专著的延庆县“汉设潘县,元为龙庆州”不符史实
由前已知,汉代的上谷郡中有: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的潘县(城)、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的居庸县、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的夷舆县。
2005年的《延庆县志》也载:秦“设上谷郡,置上兰、居庸县,今延庆属之。西汉时,上谷郡领县十五,其中的夷舆、居庸二县均在本境。东汉时,撤夷舆合为居庸一县。北齐废居庸并入怀戎县。”
上述证明,相关专著的延庆县“汉设潘县,元为龙庆州”不符史实。因而以延庆县“汉设潘县”证明传说的舜所都的潘县(城)在延庆也是不可信的。
⑤以“潘在今上谷”和延庆的古居庸县曾为上谷郡治推定传说的“舜所都”潘在延庆不符史实
查上谷郡沿革,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秦始皇时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古县城),汉代上谷郡下辖潘(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居庸(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夷舆(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等十五县。三国曹魏时郡治曾移至居庸,西晋上谷郡治又迁回沮阳。
虽然三国曹魏时上谷郡移至居庸,但汉代的居庸与潘同属于上谷郡,明显以“潘在今上谷”和延庆的古居庸县曾为上谷郡治推定潘城在延庆不符实际。因而以“潘在今上谷”断定传说的“舜所都”潘在延庆能是不符实际的。
2、舜帝潘都迁今陕西兴平北建潘子国和文王诛潘子国之潘正都不可信
今河北省涿鹿县的古潘城为舜所都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本文不作探讨。今延庆之东北有古潘都和陕西兴平北有古潘子国都不见有史料记载。
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舜帝在延庆东北建有潘都不能成立,自然其
迁今陕西兴平北建潘子国和文王诛潘子国之潘正也就没有可信度了。
退而言之,假定舜在延庆东北建有潘都:
(1)潘都之潘地迁“今陕西兴平北”建潘子国不能让人相信
《史记·殷本纪第三》记载,商朝的始祖叫契,“自契至汤八迁”。
契至汤八迁之地,梁玉绳《史记志疑》为“砥石、商、商丘、殷、商丘、邺、蕃、毫”。王国维《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一文考证是“蕃、砥石、商、商丘、相土之东都、商丘、殷、亳”。
《竹书纪年》载:汤至商朝亡,其都城有“嚣、相、庇、奄、殷”,《尚书序》说有“嚣、相、耿、殷”。《史记·殷本纪》和《世本》是“隞、相、邢、亳”。
上述中,自契至商朝也历经数百年,有史料可查的其迁都除个别返回先人居住地外,其地名并不相同。那么,不见记载的这支舜裔为什么历数百年的长途跋涉由延庆之古潘都迁陕西兴平北后建的是潘子国而不是别的国名,这能让人相信吗?
(2)周文王诛潘正纯属虚构
现在的诸多文章谈及舜姓潘氏时,在舜都潘氏说上:潘子国“被周文王所灭,其国民之子孙以国为氏,周文王杀的潘正此国人”。
其实周文王杀潘正的故事为演绎形成的痕迹是明显的。
《荀子·宥坐第二十八》说:“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诛少正卯……文王诛潘止”;《说苑·指武篇》“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太公诛潘址”;《孔子家语始诛第二》中是孔子为鲁司寇又摄行相事“诛大夫少正卯……文王诛潘正”。不难看出,“文王诛潘正”是“文王诛潘止”、“太公诛潘址”的演绎结果。
潘正是历史上无稽考的人物。由一个不可考的历史人物演绎出来的一个历史事故本身值得怀疑,自然就不能作信史。
三、唐代碑文等表明潘氏姬姓毕公高之后
《史记•魏世家》:毕公高与周同姓……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
《潜夫论•五德志》:“姬之别封众多:管、蔡……方、昂、息、潘……皆姬姓也。”作者王符(大约85年~163年)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这是所见潘氏为姬姓之后最早的记载。
刻于706年的《大唐故房州刺史潘府君(翔)墓志铭并序》铭文:“昔我本系,始自文王之少子毕公”。
《汉大鄞都永济县太平乡洪道里潘公(庸)墓铭并序》:潘庸“周文王之胤也。”
宋刻《潘君(择师)莫志铭墓》:“潘,姬姓之别,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食采于潘,遂以为氏。”
宋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广韵•桓》:“潘,姓。周文王子毕公之于季孙,食采于潘,因氏。”
上述史料文献证明,潘氏是姬姓之后而非舜姓之后。
已有
1
评分
我要评分
查看所有评分
高坡 最后编辑于 2019-02-14 12:25:59
分享
转发
TOP
潘氏宗亲网数字家谱
http://jiapu.pans.cn
潘美家谱
《潘氏总谱》
潘氏三贤谱世系
江西寻乌潘氏族谱(六修)卷一
《江西寻乌六修谱卷一》季孙公至中牟公祖世系表
《江西寻乌六修谱卷一》中牟公至任公祖世系表
大冶潘氏宗谱
罗江潘氏家谱
潘氏鹿石派宗谱
俊杰公嫡系支脉宗谱
广宁潘氏族谱
望奎堂潘氏族谱
望奎堂潘氏族谱
荥阳潘氏历史代世系图
洛阳白磧潘氏宗谱
发送短消息
UID
3303
生日
帖子
925
精华
4
积分
1097
金钱
39110.5 潘
威望
60000 点
荣誉
83 点
性别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在线时间
47284
注册时间
2005-09-04
最后登录
2021-12-11
454484628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潘文光
潘文光
UID
3303
生日
帖子
925
精华
4
积分
1097
金钱
39110.5 潘
威望
60000 点
荣誉
83 点
性别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在线时间
47284
注册时间
2005-09-04
最后登录
2021-12-11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3-24 23:31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高坡
的帖子
谢谢分享!
祖籍福建五都,世居广东番禺(广州)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981
生日
帖子
522
精华
6
积分
738
金钱
1125 潘
威望
163.1 点
荣誉
190.5 点
性别
来自
在线时间
71605
注册时间
2006-05-04
最后登录
2022-05-2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高坡
高坡
UID
4981
生日
帖子
522
精华
6
积分
738
金钱
1125 潘
威望
163.1 点
荣誉
190.5 点
性别
来自
在线时间
71605
注册时间
2006-05-04
最后登录
2022-05-22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3-26 09:51
|
只看楼主
回复
2楼
潘文光
的帖子
谢谢光临并鼓励。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寻根问祖
天下潘氏
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
潘氏宗祠
潘氏祠堂、族谱资讯
安徽潘氏
皖北潘氏文化研究会
贵州潘氏
贵州潘氏宗亲联谊会
广东潘氏
岭南潘氏荥阳书院
潘氏(广东)宗亲联谊会
深圳潘氏宗亲会
广西潘氏
广西潘氏文化研究会
粤桂边陲潘氏文化研究会
福建潘氏
福建荥阳潘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潘氏
河南潘氏文化研究会
四川潘氏
四川潘氏文化研究会
四川潘氏商会
江西潘氏
江西潘氏文化研究会
湖南潘氏
湖南季孙公(潘氏)文化研究会
湖北潘氏
湖北潘氏文化研究会
浙江潘氏
浙江潘氏文化研究会
温州苍南县潘氏理事委员会
陕西潘氏
山东潘氏
山东潘氏文化研究会
江苏潘氏
江苏潘氏文化研究会
辽宁潘氏
上海潘氏
黑龙江潘氏
云南潘氏
河北潘氏
北京潘氏
北京潘氏亲友会
重庆潘氏
天津潘氏
海南潘氏
新疆潘氏
西藏潘氏
山西潘氏
青海潘氏
宁夏潘氏
内蒙古潘氏
吉林潘氏
甘肃潘氏
甘肃潘氏文化研究会
港澳台潘氏
香港潘氏文化研究会
世界潘氏宗亲总会(台湾)
新加坡/越南/海外潘氏
南洋潘氏总会(新加坡)
菲律宾潘氏宗亲总会
先祖迁徙
潘氏文化交流
潘氏快讯
潘氏期刊
潘氏宗亲联谊会
班派字辈
潘氏谱牒
潘氏起源
原创诗词
书画交流
宝宝起名
个人形象展示
人物
潘氏百科
休闲娱乐
谈古论今
美图欣赏
影音娱乐
时尚前沿
摄影天地
奇闻杂谈
电脑技术交流
网络游戏、Flash小游戏
风水命理星相八字
潘氏商务资讯
潘氏服务信息
潘氏企业信息
潘氏网站链接(企业网站、个人网站、博客、专题等)
站务管理
意见和建议
本站公告
用户求助
版主会议室
《潘氏宗亲网》发展基金
回收站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