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论坛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潘氏谱谍 [复制链接]

1#

有幸北京学习,挤时间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了《荥阳潘氏统宗谱》,潘江藻等纂修。潘氏历代老系之图,现录之,供各宗亲探讨研究交流(手抄本,不予复印)。

潘氏之先出于周毕公高之第三子季孙公(有说第四、第五子,按伯仲季叔顺序排列,第三子的可能性较大)。武王克集大统,大封同姓,公食采于潘,封荥阳侯号荥阳郡,子孙因以为氏,故潘姓称荥阳,自此始也。

1世季孙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5 21:30:17编辑过]

    已有1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

    分享 转发
    TOP
    2#

    2世居仁

    3世伯启

    4世简

    5世(5.1)子良、(5.2)子和

    6世雅信(5.1

    7世超节

    8世(8.1)崇、(8.2)峰

    9世熙(8.1

    10世(10.1)鲁仲、(10.2)平仲、(10.3)敬仲

    11世(11.1)道安、(11.2)明安(相楚)、(11.3)晋安(字文明,仕楚),共从(10.1

    12世尫(字师叔)(11.1

    13世党(字叔党,仕楚为大夫,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七扎)

    14世(14.1)爽(字文清)、(14.2)奭(字希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5 21:32:03编辑过]

    TOP
    3#

    15世琳玉(14.1)(字时鸣,身长九尺,精通韬略,武勇过人,拜为大将)

    16世珍(15.1)(字时聘)

    17世(17.1)绥邦(字子文,官至上卿)、(17.2)经邦、(17.3)济邦

    18世(18.1)轸秀、(18.2)轸华、(18.3)轸和,从(17.1)绥邦

    19世(19.1)济民(字德卿,上卿)、(19.2)泽民(字惠卿,周内币丞)、(19.3)天民(字正卿),从(18.1)轸秀

    20世(20.1)淮(字汝道)、(20.2)汶、(20.3)泳,从(19.1)济民

    21世铎(字时振)(20.1

    22世(22.1)庆嗣(字续之)、(22.2)庆文

    23世鑑,字克明,辟为録事参军

    24世(24.1)眉寿(任簿尉)、(24.2)眉福

    25世琳,字汝佩,官至左丞(24.1

    26世仁英,字国器,汉为谏议大夫,后拜为相

    27世级,字升之,宣帝时魏相

    28世(28.1)澈(字子登)、(28.2)渊(字子深)

    29世(29.1)森(字汝茂)(28.1),(29.2)品、(29.3)火(28.2

    30世(30.1)桂芳(字廷馥,扶风太守)(29.1)、(30.2)楠芳(迁钧州)(29.3
    TOP
    4#

    31世亚贤,字希圣(30.1

    32世孟贲,又名蹇,淮阳太守

    33世(33.1)广义(字公辅,拜议郎)、(33.2)全毅、(33.3)富义

    34世(34.1)崇本(字原孝)、(34.2)崇爱(字原仁,拜为都尉)(33.1

    35世亮仁,字寿卿(34.2

    36世(36.1)濬(字承明,寿昌太守转南阳太守,吴主封浏阳侯)(36.2)泓(字本静)

    37世(37.1)璋(字文珪,都督将军,女为吴太子亮三夫人,后为后,封公为潥阳侯)、(37.2)瑾(字文珙,仕晋东安太守)

    38世顺(37.2)

    39世芘,字廕之,琅琊内史

    40世(40.1)岱(字安重,清河太守,御史)、(40.2)岳(字安仁,晋河阳令、尚书度支郎、黄门侍郎)

    TOP
    5#

    潘岳年表(247-300

    生于正始八年。

    20岁始入仕(266),晋泰始二年,秀才。

    晋泰始十年(274),与杨肇女结婚。

    46岁为长安令,丧子(292)。

    元康二年,52岁,丧妻(298)。

    孙秀诬害(3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16:33:38编辑过]

    TOP
    6#

     

    40世(40.1)岱(字安重,清河太守,御史)。此条证明了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公所自述称为安重公之后,并伯民公为乌程始祖。婺源潘氏支谱序中载“......周文王毕公之子食采于潘因氏,传至春秋时师叔公为楚大夫;四十世蜀汉时岱、岳兄弟立士,实祖为岱;四十二世攻迁乌程;四十九世综,纯孝里;六十世仲阳,闽三山令......”。两者所述一致。

    41尼(40.1),字正叔,中书令(岳为叔父)

    42世(42.1)考、(42.2)、攻(又名伯民,有才略,身长九尺,目光如火,随元帝南渡,王导引为猛烈将军,迁湖州乌程)

    43世奇(42.2

    44世立本

    45世(45.1)真之(又名京,字世长,迁桂林太守)、(45.2)欣之、(45.3)贞之

    42世(42.1)考、(42.2)、攻(又名伯民,有才略,身长九尺,目光如火,随元帝南渡,王导引为猛烈将军,迁湖州乌程)

    43世奇(42.2

    44世立本

    45世(45.1)真之(又名京,字世长,迁桂林太守)、(45.2)欣之、(45.3)贞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17:02:36编辑过]

    TOP
    7#

    46世槐(45.1),字廷植

    47世(47.1)渊(字本静)、(47.2)源(字本清,永平令)、(47.3)沔(字本盛,迁义兴)

    48世(48.1)机(又名骠,字时用)、(48.2)桓(字时正,迁温州)(47.3

    49世(49.1)综(字汝里)、(49.2)纶(字汝大,中书令)

    50世(50.1)教(字承甫)、(50.2)敏(字学甫)、(50.3)敬(字德甫)、(50.4)勃(字勤甫)、(50.5)敦(字和甫)、(50.6)敷(字宣甫)、(50.7)救(字济甫)、(50.8)扬(字振甫)、(50.9)敞(字彬甫)(49.1

    51世伯邻,字汝德(50.9

    52世(52.1)绍(又名永基,字继祖)、(52.2)纬、(52.3)绪

    53世(53.1)茂(字时盛,仕梁庐林令)、(53.2)义(字时礼,尚书左丞)(52.1),(53.3)仲(迁金华)、(53.4)侁(迁处州) 52.3

    TOP
    8#

    54世征,又名文森,字彦著(53.2

    55世(55.1)寅广(又名师正,字德范,体玄先生)、(55.2)富广(又名师叔,字德润)

    56世鲁仲,字和衷(55.2

    57世琰,字伯用,御史

    58世玉英,字国俊

    59世(59.1)兴义(字元仁)、(59.2)津美(字元善)、(59.3)兴仁

    60世(60.1)仲阳、(60.2)季阳(字三春)、(60.3)节阳(字遇春,谏议大夫)(59.1,60.4)孟阳(字先春,盐铁转运史,迁新安)、(605)再阳(字应春)、(60.6)德阳(字道春)(59.2),(60.7)仲道(59.3

    61世(61.1)高(字仕进,歙之篁墩,由闽山桃源改新安派)(60.1)、(61.2)相(字国佐,太原派)(60.2)、(61.3)良俊(建阳闽山桃源派)(60.7

    62世仁敬(61.3

    TOP
    9#

    63世思

    64世琼

    65世仲庆,闽山桃源改新安烟川派

    66世良辅,字朝相,广明庚子之乱迁烟川(注:其他像大阜潘氏支谱等有说此公即潘名公,或逢时公。潘名公,或逢时公,是否为一人,敬请各宗亲辨析)(勘又二世非十二世至万一。注:时间窗口上好像有矛盾)

    67世(67.1)万一(有说敬祖)、(67.2)万二(又唐运,通州长史)

    68(68.1)瑫(67.1),(68.2)茂、(68.3)莠、(68.4)芳、(68.5)弼(67.2

    69世(69.1)大全(又庚三,武节大夫)(68.2),(69.2)彰(68.4

    70世(70.1)仁璪、(70.2)仁卿(西安令)、(70.3)仁德

    71世(71.1)三宣议、(71.2)五宣议、(71.3)六宣议(70.2

    72世(72.1)日珣、(72.2)日瑄、(72.3)日珍、(72.4)日宝(字良贵,泾县茂林)(71.3

    73世(73.1)五公、(73.2)七公(72.4)(注:有说日宝,有说日宾,可否为一人,敬请各宗亲辨析)

    以下为山西泾县茂林派此处免述。
    TOP
    10#

    很好!     

    TOP
    11#

    潘仁平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牌楼

         排辈有:阔大熙亦作 尚德万年盛 存仁佰代昌

        然后的我只记得同音,但是字可能写的不对,请专家给予指导。

        还有财佳唯效力 独国自有疆

       请问有谁可以对我们这一支有更深的了解。欢迎来信或给我QQ留言

       shgxf520@tom.com QQ112005158

    TOP
    12#

    回答楼主

    看到你的贴子。太好了!你在白忙中抄录的谱碟。有很大参孝价值,只是事隔三年我才看到,现回答几点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其一,此谱为安徽泾县茂林潘村在光绪十年(1885年)重修的,此前还有雍正九年(1731年)和明代万历六年(1576年)修的谱,现均存有残本。其二,潘江藻是泾县茂林潘村人,是光绪十年茂林谱的主修人,茂林潘村谱中有文字记载此事,其三,本人和潘江藻同为茂林潘村三甲一支,他是我的曾祖辈先祖。我也保存一本谱碟残本复印本。和你抄录的完全一至,比你的还要稍详细一点,其四。泾县茂林潘村在安徽省,不是山西。始迁祖为日宝公,不是宾宝公,我们这一支为乌程---福建-----歙县簧墩烟村又称烟川---泾县茂林潘村,到茂林后一千多年没再迁居了。现地名泾县茂林潘村三甲。希望能和你联系上。我QQ号:402018585

      已有1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

      TOP
      13#

      我从74世接下去

      74世 子蒿,七公子,字惟高,生二子。长子居皓,次子居盈。(五公字延和。迁乌岭,为西乡诸潘共祖)。
      75世 居皓,生一子,时长。
           居盈,生一子,世卿。
      76世 世卿,生一子思厚,
      77世 思厚,生二子,长子振,次子礼
      78世 时长,迁长安,
           振,生三子。长子文瘦、次子文忠、三子文週。
           礼,生一子,文衍。
      79世 文瘦,迁双浪,又四传至千一迁南陵、千二生二子,长子贵六、次子贵七迁双浪七甲,   千三迁华阳、千四又四传至昌祥。再二传至进源,生四子。长子富亨迁双浪十甲,次子仁亨迁双浪十甲、三子贞亨迁双浪六甲、四子志亨迁双浪六甲、五子恩亨迁双浪十甲。
           文忠,又五传至辰招,迁贵池赤岭。
           文週,又四传至龙一,迁芜湖石硊。
           文衍,生二子,士鹏、士鹗。
      80世 士鹏,生三子。长子重五、次子重七、三子重十。
            士鹗,生一子重八。
      81世  重五,生一子成三。
            重七,生二子,长子成五。次子成六。
            重十,生二子,长子成七,次子成八。
            重八,生一子成四。
      82世  成三,生一子福三。
            成五,生一子福四。
            成六,生二子,长子恩七。次子恩八。
            成七,生一子恩四。
            成八,生一子恩六。
            成四,生二子,长子祥三。次子祥五。
      83世  福三,生二子。长子俊五,次子俊七,
            福四,生一子梓乙。
            恩七,生一子槐三。
            恩八。生一子槐七。
            恩四,生一子端二。
            恩六,生一子学六,
            祥三,生一子蟠孙。
            祥五,生二子,长子绍祖。次子永保。
      84世  俊五。附六甲始祖。
            俊七,二甲始祖。此后再二传至熒孙分迁震山,为震山始迁祖。
            梓乙,七甲始祖。
            槐三,一甲始祖。
            槐七,迁坎下。为坎下始迁祖。
            学六,六甲始祖。
            端二,生一子复孙。复孙生二子,长子秧庆,九甲始祖,次子原庆。四甲始祖,
            蟠孙,十甲始祖。
            绍祖,八甲始祖。
            永保,三甲始祖。
      注:72世潘日宝为泾县茂林潘村始迁祖,为茂林潘村一世。以此累推。84世为茂林潘村十三世。所缺茂林潘村五甲是由凤姓外甥承继未改姓,立为西山凤五甲。所谓茂林潘村十甲九姓潘正是此说,
      TOP
      14#

      好贴,谢谢分享
      TOP
      15#

      好贴。功德无量。谢谢
      TOP
      16#

      我开基始祖祖明正统间任宾州知州(现为广西宾阳县),族谱载为徽州府人,宗亲可否代为查一查。我开基祖谥迪恭,号吉堂,其名其字因二修族谱时原谱已残,皆不祥,只知号吉堂,谥迪恭。任宾州知州三年后卒于任上,后裔所以居住宾州。宜人蒙氏婆生子彦斌号硕轩。彦斌公元配廖氏,继配吴氏生肇鉴。肇鉴公号衡圃配陸氏、吴氏、林氏孺人,生六子景在、景演、景仰、景球、景望、景满。景满公字汝谦号受益配廖孺人生继先继序。继序公号殷建,诰授奋武郎。配祖妣陈氏孺人生二子:长曰恒,次曰垣迁横县莲塘张村
          想让宗亲查一下是否有明正统年间官迁宾州的,在明时是否有字辈与这几代人有相同的。谢谢
      天长地久人和顺,水盈米丰田阡陌
      TOP
      17#

      实在不好意思,我刚看到帖子,太好了,绝对有参考价值。对我们寻根问祖有一定的帮助。谢谢!
      TOP
      18#

      祖宗也会感谢你的
      TOP
      19#

      辛苦了,为你们点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