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论坛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通志 氏族略》中对潘姓曲解 ——读《家风诗》有感 [复制链接]

1#
谈《通志 氏族略》中对潘姓曲解
——读《家风诗》有感

唐人林宝以二百天时间草著《元和姓篡》,宋朝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价说“元和姓篡,诞妄最多”。其中对潘姓注解为“周文王子毕华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二望”。而宋人郑樵以之为蓝本成就《通志·氏族略》, 其中对潘姓注解变为“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于是我便将《家风诗》反复阅读,详加推敲,却依然读不出岳公有言芈姓之意,于是乎念念在兹。夜半醒来,恍然间又默诵《家风诗》,忽然莞尔,原来如此,确信段玉裁“宋时人人耻无己说,窜经改典,贻误后人”以及之说不假啊。

《家风诗》是西晋文人对家世以及志向的述怀。岳公《家风诗》如下 传绾发绾发 发亦鬓止   (《大戴礼记  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义焉、履大节焉)
曰祉曰祉 敬亦慎止   (《大戴礼记  儒行》敬慎者,仁之地也)(仁)
靡专靡有 受之父母    (《孝经 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
鸣鹤匪和 析薪弗荷    (《周易 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家世)
隐忧孔疚 我堂靡构    (内心痛苦而自责)
义方既训 家道颖颖    (家训严禁)
岂敢荒宁 一日三省    (《论语 学而》无日敢忘) (以上几句述志)

    岳公谙熟各家经典,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典出《礼记》、《孝经》、《周易》、《左传》、《国语》、《诗经》、《尚书》、《论语》五十六字,字字珠玑,信手用典,清新浅显。孝弟之情,跃然纸上!可以看出岳公不愧为博学鸿儒啊。然而这中间有那一句说明家世源于芈姓?当再三品味“靡专靡有,受之父母”,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况姓乎?于是“靡专靡有”化为“祢传芈有,受之父母”,意思是上祖为芈姓,我从父母那里传承啊。于是乎忽然明白原来郑樵“偷梁换柱”了,偷祢芈换靡,真真佩服所谓宋儒的窜经改典,偷梁换柱伎俩啊。




      由于在《家风诗》中读不出岳公自述“芈姓” 味道来,且备一说,聊博一笑尔。
最后编辑潘卓伟 最后编辑于 2016-04-09 17:24:51
分享 转发
TOP
2#

你自比宋人郑樵更知识渊博了?德富就认为潘氏有一支出自为楚国宗室呢?
TOP
3#

    《元和姓篡》一书确如洪迈所说“诞妄最多”。宋人郑樵的《通志·氏族略》更诞妄。  
最后编辑高坡 最后编辑于 2017-06-23 16:25:30
TOP
4#

回复 2楼潘明山的帖子

你去看看我的《潘氏考实》修改版吧。网址:http://www.pans.cn/Info/2016-11/810133181912.html
最后编辑高坡 最后编辑于 2017-06-23 16:21:48
TOP
5#

回复 4楼高坡的帖子

你的修改版潘氏考实一派胡言有什么好看的?
TOP
6#

     不承论固始有潘国就是胡言。高
最后编辑高坡 最后编辑于 2017-08-01 09:21:12
TOP
7#

回复 6楼高坡的帖子

你自认为全世界著名科考学者都不如你!你自认为你的学问全世界第一了!
TOP
8#

    不同意你的观点就等于自认为“学问全世界第一”?未必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