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论坛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讼师潘坦四的传说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讼师潘坦四的传说

       清朝期时,峰顶山出了一个讼师,名叫潘坦四,此人机智善辩,古灵精怪,关于他“打官司”的故事在古袁州一府四县中广为流传。

写得好不如说得好

       潘坦四打官司从不亲自写状书,都是请同乡好友潘江写,那潘江也是一方才子,字和文章都很是了得。有一天,又见潘坦四前来写状书,潘江就抱怨说:“坦四兄,你打官司这么出名,每场官司都能赢,主要是我写的状书好,我辛苦写状书,好处和名声都让你一个得去了,真不够朋友”。潘坦四谈谈一笑说:“看你这话说得,我叫你写状书都是看得朋友的份上,照顾你,让你赚点墨钱,果还是我个不是,写得好也不如我说得好呀。”那潘江见潘坦四不认账,不再与他争辩,就在当天的状书故意作了些手脚。这次潘坦四是代人告邻居偷了家里的东西,当潘坦四到衙门送上状书,县老爷看完状书就大骂潘坦四:“‘六更半夜偷东西’,天光了,东西都能让人偷了,真是死人守棺材不住,偷了也白偷。”县老爷正准备退回状书不予受理,潘坦四心里明白,这肯定是潘江搞个鬼,其实潘坦四要告邻居“三更半夜偷东西”,结果被潘江故意写成“六更半夜偷东西”,潘坦四灵机一动,急忙上前作辑辨解说:“县老爷有所不知,我那事主是说。那个小偷在三更半夜来偷了两次他家的东西,加起来就是六更半夜”。县老爷一听,惊堂木一打:“这个小偷十分可狠,三更半夜偷了一次还不算,还返回再偷,太贪心、太嚣张了,此贼不除,民愤难平。”随叫捕快将小偷抓捕归案。

智斗王结答传说,

       万载县有个家富万贯的财主,吃过潘坦四不少亏,恼恨极了,总想找个机会杀杀潘坦四的锐气,泄泄心中怨气。他对外放话:“谁有本领能收拾潘坦四,我赏银千两。”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万载县里也有一个有名的讼师叫王结答。他听到财主的悬赏的消息就前来领命:“小人愿前往,三日之后,包让潘坦四给官府抓起来坐牢!”财主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好样的!有种!”王结答即刻夹着一把新桐油伞,直往丰顶山奔来,他走呀走,走到井江迷路了。见走来一个中年人,劈头就问:“喂,去丰项山往那条路走呀?”人家哇得有:“出门叫声哥,少爬十里坡。”咯只人说话粗声无理,分明不是好人。于是,中年人便手指宜春方向让他走,自己也跟在身后,想摸摸这家伙上峰顶山来意。走过一程,中年人就问:“老表,上丰顶山作啥仔?”王结答看看这汉子,觉得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没有放备说:“找潘坦四算帐,你晓得他家住那里么?”中年人就是潘坦四。一听话不对味,晓得来者不善,得想办法对付。春上个天,伢妹仔个脸,哭得成,笑得成。方才还日头扎扎,一下子便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淋淋。王结答忙撑开雨伞,只顾自己躲雨。潘坦四说:“老表,出门要伴,同路要帮,让我共共伞吧!”王结答一听,也正想借此机会,略施小惠,好捞潘坦四的情况。便点答应共伞。 两人同共一把伞,各想各的心思。一会儿,潘坦四眼睛转了转,便说:“老表撑累了吧?我来,你走前,我走后。”潘坦四撑着伞一边与王结答打讲,一边从怀中摸出小刻刀,飞快在伞柄上刻了“潘坦四”三个字。又装做拔鞋子顺手从地上抓把黑泥一擦,那新刻的字就变陈旧了。两人走到三阳时,雨停了。潘坦四收起伞只管自己肩着。王结答很奇怪:“伞拿给我吧,你咯只人真是!”潘坦四说:“不麻烦你,我自己拿做得。”“啥仔呀?”王结答一听,不由得火上心来,“伞明明是我咯,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你咯呢?你不要骨头啦!”“你咯伞啥时啥地买的,有啥记号?”王结答没招呼这一手,一时说不出,只好强硬地说:“还想占我咯便宜?嘿嘿……“嘿啥仔呢?”“嘿啥仔,我这两个伙计不肯!”说着,握紧两拳便向潘坦四胸前打来。潘坦四眼明手快,一闪闪开拳,那家伙一时收不住脚,跌了个狗吃屎。他从地上爬起,知道对头不善,连忙说:“见官评理去!”两人来到袁州府,知府升堂问:“王结答,你说伞是你的,有何证据?”“是新的,桐油伞”“哈哈,才买的当然是新的,桐油伞又哪个人没有?”知府又问潘坦四:“你说伞是你的,又有可证据?”“启禀大老爷,我伞柄上刻有我‘潘坦四’三字”。知府大人当堂撑雨伞,果真不假:“潘坦四”三个字明明白白。知府大怒:“大胆王结答,这伞明明是人家的,你竟敢白日讹诈。来人,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王结答听说要打板子还不怎么吃惊,听得那中年汉子就是潘坦四就吓呆了。不明不白地挨挨了四十板,摸摸屁股,连连暗叹:“好厉害的潘坦四!”断伞之案,一打了事。王结答一瘸一拐地走出衙门,来到大街上,潘坦四又跟上去:“屁股还舒服么?”王结答哭笑不得。“你而今认得了爷爷吗?”“认得,认得,都怪我有眼不识泰山。”“还上峰顶山么?”“不敢,不敢!”“伞拿去吧!”“不要不要?!再要伞,恐怕有八十大板,哎哟,好痛哟!”王结答又摸屁股又摇头。潘坦四乐得哈哈笑,走远了。 王结答哭着脸站着,犯愁了,三天已到,没有办倒潘坦四。捱了四十大板,还失掉一把伞。而今无脸回万载了,只好就在袁州府找个地方落脚营生了。


复仇不成陪了夫人


     且说那王结答失伞捱板子后,一心想报复潘坦四。一天,假意请潘坦四来家里请客陪礼,想灾桩陷害于他。那潘坦四一进王结答家门,就有种不好的感觉,王结答老婆太殷勤了,恐怕有诈,得早作打算,以防上当。当王结答老婆端茶上客厅时,脚下打了一显,上衣扯开时,腰间露出了一块胎志。潘坦四计上心来,喝茶时,又趁机打听到王结答老婆的生庚时候,娘家等情况。潘坦四又借口出去办点事,再回到王结答家吃饭。到吃饭时,王结答总传潘坦喝酒,潘坦四饭没吃完,就早已烂醉如泥,等到他第二天醒来时,自己却在衙门的公堂之上。知府大人惊堂木一拍,大声喝斥:“大胆淫贼潘坦四,人家好心请你吃饭陪礼,你却调戏人家老婆,该当何罪呀!”潘坦四一听,惊出一身冷汗,酒也全吓醒了,心想好在早有准备,否则今天是过不了关了。潘坦四若无其事,慢条斯理整理了一下头发与衣服。上前一步,作辑回知府话:“大人所说何事,我真不知道呀,你说我调戏王结答老婆,请大人叫上他老婆上堂,我要当面对质。”当王结答老婆上得堂来,潘坦四赶快迎上去就是一个巴掌,“你这死婆子,不好好呆在家里,怎跑到府堂上来了呀,不知羞耻,到处抛头露面。。。。。。”。一连串的话问过去,又不让王结答老婆有一句说话的机会。王结答老婆那见过这样的场面,又羞又愧又怕。只有不停地哭泣着不敢作声。知府大人惊堂木又是一拍:“大胆潘坦四,争眼说瞎话,这分明是王结答之妻,怎么说是你老婆呢。”潘坦四回话说“请知府大人问王结答,他又怎么说是他老婆呢。是他老婆,要他说他老婆有什么印记”王结答也没在意,随意作答:“我老婆就是我老婆,跟我十几年了,还需要证明么,我老婆没什么印记”潘坦四把王结答老婆的生庚时候,娘家情况一一作答,并说他老婆腰上有一块红胎记。并要求知府大人到老家取来家谱记录配娶情况来作佐证。见潘坦四言之凿凿,知府大人只好停堂休审取证。原来,潘坦四一进王结答家里,见其老婆过于殷勤,早已识破了王结答的奸计。借机出去的时候,请朋友赶快回峰顶山老家,把他打听到的王结答老婆的情况,编成潘坦四娶配情况写进家谱之中,并要朋友把墨迹作旧处理。过了一天,知府开堂续审,当堂查阅潘氏家谱,果如潘坦四所言,并查验了王结答老婆腰间也确有一块红胎计。知府大人宣判:“老婆是潘坦四的,调戏之罪不成立,王结答无理巫告,重打四十大板,赶出府堂。”王结答报复不成,捱了板子又赔了夫人。打堵杀父潘坦四名声在外,树敌无数,有很多人恨他,但又不敢亲自动他,想借官府之手除掉他。特别是王结答。一次次被潘坦四戏耍,最后老婆也被他弄走了。但抢妻之仇一定要报。一天,王结答请潘坦四去喝茶,潘坦四听说王结答请他喝茶,自恃无恐的去了,一到茶馆,王结答就是一翻吹奉,说得潘坦四哈哈大笑,好不得意,人常道是得意就忘形,王结答见时机成熟,就说:“潘坦四你呀是有本事,什么事都敢做,但唯有一件事,我就量你不敢做。”“什么事不敢?”“你不敢打死你父亲!”“没有不敢的,明天你来看就是。”这天,潘坦四回到家里,见老父年数已高,病痛又多,自己又无儿无女,经常不在家,也法让老人过上好日子,生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尽管如此,要亲手杀死老父亲还真下不了手,但想到,人在江湖说话算话,说出的话,洒出去水,收不回了,为了名声,还得让老父死。到了半夜,听到老父起床解手,潘坦四拿起一根木头就打过去,老父应声倒地,一命唔呼了。第二天,官府把潘坦四抓到衙门审问。官老爷也很痛恨潘坦四,现在抓到潘坦四亲手打杀了父亲,必将治他个死罪。“升堂”“唔呼”“堂下可是潘坦四。”“是”“你亲手杀父,不忠不孝,该当何罪?”“杀父不假,但实属误伤,无心之过呀。”“铁证如山,不怕你狡辩,你且说来如何无心之过。”“黑幕暗暗,有人走进我妻房,一棍打去,应声倒地,点亮灯看,还是我父亡。”知府大人,听完,确实属于误伤,随即宣判:“事出有因,误杀老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充军边关,永不可回”。


巧夺鹅毛洲

       话说潘坦四打堵杀父后,因事出因,没有杀头,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判处流放充军边关,当县官问他说:“潘坦四,你愿到哪里充军?”潘坦四回答说:“我什么地方都愿去,就是不去甘肃。”县官偏要把他送到甘肃充军。原来潘坦四心里早就行了计,明知要流放充军,县官不会把好地方给他去,他自己早已选择了甘肃,他却故意说不愿去甘肃,结果中了他要去甘肃的计。到了甘肃以后,潘坦四发现有一个叫鹅毛洲的地方,是天鹅的栖息之地。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捡几担野鹅蛋,由一个孤寡老人照看着,潘坦四还发现,老人有两个邻居,有意等老人死后谋取鹅毛洲。潘坦四心思着,一个发配到边关,回家无望,要想办法找一个立足之地,以安晚年,见鹅毛洲这个宝地,不要做事就可以生存下来,便心怀诡计,晚上扛来四块大石头,凿成四方块,刻上界址,做成界碑,用桐油一抹,夜晚扛出去露碑,白天又藏起来,过一段时间,界碑上长满了青苔。又偷偷地把四块界碑埋在鹅毛洲的东南西北四向,拣上个好芦茅蔸下,打横洞把界碑埋进去,不留不点痕迹。并编撰好一本家谱,家谱中记载着祖辈购卖鹅毛洲的经历和具体界址,用摸上一层猪油,让谱书生虫咬洞,又将谱书放在烟熏之处,过了一段时间,就像一本流传已久的家谱了。过了几年,孤寡老人真的死了,两个邻居就开始争抢鹅毛洲,最后两个邻居到县府告官了,要官府来做个评判,潘坦四也跟着两个邻居来到官府,在官府上两个邻居还是争得不可开交,官府也无法评判潘坦四见机上前说:“你们都不要争了,这地是我的,是我见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才让给老人用照看,现在老人死了,我要收回来。鹅毛洲是我祖宗手里的土地,在我的家谱中都有记载,洲的四围埋有界碑为证。”县官查看家谱,只见家谱到处是虫眼,纸张宗黄,确是有些年代了,最少也上百年历史了,按家谱所记界碑位置,官府又派兵到鹅毛洲四周,实地搜挖界碑,果真的在芦茅蔸下挖到了四块界碑。两个邻居还要申辩,县官说:“潘坦四有家谱记录,挖出的界碑上长满了青苔,上面的芦茅也长得一人多高。这说明界碑的历史很久了,确属潘坦四的祖宗产业,现在应该由潘坦四接受遗产。你们两位争抢他人祖产,属无理取闹,各打四十大板,赶出县堂”。县官就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鹅毛洲判给了潘坦四。        


最后编辑潇洒人生 最后编辑于 2013-07-25 10:34:12
本主题由 管理员 潘喜辉 于 2013/7/23 8:56:3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怎么发贴后,格式会变化呢!论坛软件可能要作修改!应该软件出了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