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潘氏族谱,是家父潘梦主笔,与同族人滨海的潘开硕、潘顺永,盐城的潘瑗历时三年多,于1988年8月8日完成的。该谱从清雍正年间(1733年)到现在的近200年的时间里历经五次修缮。
该谱从明朝“洪武赶散”时来盐阜的始祖——七三公之子潘全字受一写起,绵绵不绝。
本人利用闲暇把该谱全文录上网,我想这也一定是功在子孙后代的一件大好事。
谱 序(一)
氏族之有谱者,所以正名,定分联属宗谊也,苟谱系不立而子姓云祁不至班马错乱。田姜混淆,抑或世代不分、名字不正,其何以笃宗族而昭雍睦乎,潘子昆瑞元友者呈其谱之略迹,因某求序於余,余览其祖功,阅其宗德,不禁心马慕之如始祖受一公者,辅佐元,官摄戎兵,功垂竹帛,,世明公明经显世,振楚公医院济人,奉寰公官到游击,慎生公书升附学,世代递传,或有功于王朝,或流泽于生民,或羽翼夫经学,履仁蹈义越数百年,故子孙繁衍,门闾高大,振振绳绳绍箕裘,而承其先业都 有人矣,恢前绪,而振其家声者有人矣,抑有老成厚重维持族体,英异豁达,豪迈过人,巍然人望者,更纸不胜录,自今以往,清其世系正名字以书于谱,一览而知。其为某某焉庶冠、婚丧祭,往来不替,贫富患难忧乐相关。以雍以睦,择其德行,优长者,以掌此谱,世世子孙无违宗法,而敦本睦族之道,不外是点矣,抑余闻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潘氏子积德累仁,其燕翼贻谋天必有以厚报之,将来之攀龙䲒、而附凤翼者。实繁有徒更不但如近今已往之人杰已也,即如昆瑞、元友者诚心立序,其于木本水源之思,弥真弥笃不且更有以见其克绳祖武之心乎,乐祖有知岂不点佑于冥冥,而阖谱并蒙其德泽哉是为序。
时雍正十一年癸丑春浣吉旦(1733年2月)翰林院庶吉士院学浩敬书
谱序(二)
自古地非一处,人有变迁,昔者,太王弃邠就梁山,平王迁东而都洛邑,或择地利以图兴本乎;情不容已,或因天时而避乱处于时不可留,古圣先贤往往有之矣。稽于潘氏者,其先世受一公,本古吴阊门人,也离苏城,而处海滨,自明肇兴潘氏始乔迁而抵山阳,卜居于治西北沙镇之东乡,日:潘家岗,后世追是为始祖。其继世景阳诸伯仲遵而守之,既而分拨阜邑,支派益多,事业益隆,旋又分庄,日:潘家荡。事事草创,规模粗,就克勤克俭,正堪饱食暖衣。且读且耕,亦可光前裕后,虽不谓之巨族而绍箕裘者有人,世世子孙无穷,享受已明,作述之光辉供粢盛者有人,岁岁垒冢,不断香烟,足增??之物,跄跄济济罗列成行,未始非天伦之一乐也。然而,无谱以明先代次序,帷徒凭诸言传,难免后世以讹传讹之失,何以知其祥乎?若是,则谱之关系,族之氏代者亦重矣,既为人子,岂可不心羡而力行之?哉是为序!
时
道光十九年(公元1893年4月15日)望日,岁次已亥定和中旬之末。
十二世孙 藩宗 醇茂 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