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p819
我想问一下,请问有没有歙县的本家啊?
因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所以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联系
按字辈派,我父辈是“恩”字,我祖父是“承”,曾祖“頌”,在太祖时躲避太平天国战乱到了扬州。
我想在这里找一下歙縣的本家,想看看家谱。
盼联系p819@163.com
pj0201
huizhou
我是歙县的,从良辅公(一世祖)到我这一代是第37代
萧帏
歙东西坑, 人主姓潘,与歙大阜状元潘世恩家族是近支。肇基祖潘千八。讳文贵,因不见容于宗族,于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自王村附近之潘村避居于今西坑二里外之潘家湾,数十年后上迁于西坑。 潘氏迁西坑三世开始划分 “下门”、“上门”、“后门”,以上门派人丁最蕃。明清时,歙东各村实行 “十甲排年”,轮值为官府承差。下门派划为三甲,后门派六甲,上门派九甲,三六九甲之后裔又分拆出碓洌派、蜡烛照天派、仓落派。上门派、后门派合建宗祠“余庆堂”。后分拆出“务本堂”,下门派建祠 “敦睦堂”。西坑村口昔时建有观音堂、雷祖庙、汪公庙、五猖庙、玄坛庙、土地庙,潘氏四时不废祭祀。”全族缔结“永定”村社,各门每年推举社首轮值主持社祭,又与布射河流域各村结成十村社联盟,各社每十年轮值规模较大的神祷社会祭祀一次。年景再孬,承担歌吹社戏巨额花费,了无吝色。 西坑的自然景点有老虎洞、金鸡洞、乌龟照镜、狮子滚绣球、 鲤鱼石、腊烛照天、船山、金牛上轭等。
哈哈,看来你也是良辅公的后代,良辅公在潘村上坞
潘小伟
我不是潘村的,是歙南小洲的。小时候听父亲说解放前每年清明我们和大阜的本家去上坞(潘村附近)祖坟,听说原来的祖坟很气派的。说得很多,但时间长了,除了良辅公和我的世数之外,其它的差不多忘光了。
我记得父亲的爷爷是“政”字辈,以下依次是:楷——吉——助——哲(我儿子辈),好像潘村本地现在主要辈份还是“楷”和“吉”字辈。
现在的情况我不太清楚,我家有我爷爷手抄的一本简单的家谱,很少回老家,下次回老家的时候看看,再跟你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 23:56:1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7 13:44:38编辑过]
你的 QQ多少?
我的 36557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