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宋代叫潘美的确实不止一个人!
众所周知北宋郑武惠王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名将。父亲潘璘大名人,以膂力应募隶兵籍,迁军校,戍常山,以病免归乡里。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开宝三年(970),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知广州兼市舶使、兼任岭南道转运使。开宝八年(975)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灭亡,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兴国四年(978)正月,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随太宗征范阳,任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师,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边。
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雁门关之捷,封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应、朔等州行营都部署,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受诏撤军,并护送寰、朔、云、应等四州百姓随军内迁。王侁在此次战役中担任监军的角色,监督军中的事务并监视军队中的人员。战役中,杨业不幸丧生,而潘美则被迫背负了一个不该属于他的责任。事实上,真正害死杨业的是监军王侁,王侁的自负和争功心态导致了战局的不利,这最终导致了杨业的牺牲。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第二年,复检校太师。知真定府,未几,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数月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999),配飨太宗庙庭。宋真宗时追封为郑王。明洪武 二十一年(1388)从祀于帝王庙。他是一位武艺高强的武将,并不是文人墨客及文臣。
可是目前全国各地许多潘氏宗谱上都把潘美讲成是自己先祖,对他的家世和生平事迹也众说纷纭,甚至把他写成有好几个父亲,这肯定是不合常理的。今天看到了一套浙江温州潘氏宗谱,上面对九世祖美公的记载是这样写的:生于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一甲申年三月,卒于淳化甲午年,垟梧庄后,登景福二年考中进士,授南京员外郎,后即历湖广历访治政,公莅政清慎,发奸摘伏如神,归老于家务,建大宗祠,所著诗文昭列郡志,有《归闲集》二十卷,诗文传藏于家,后桑梓享年八十有七。”这些记载显示这个潘美是一个纯文人,根本不是什么武将!温州谱上没有写这个潘美是军事才能卓越的武将,也没有写他从过军的事迹,而是文学学识渊博,诗歌成就很高的文人墨客!进一步证明了在宋代叫“潘美”的人太多了!所以大家都要以事论事,不要凭空乱想!
分析者江苏江阴市潘明山
2023年10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