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论坛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东省各州、府、县的地理位置及辖区 [复制链接]

1#
山东省各州、府、县的地理位置及辖区
      山东省有八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济南府、曹州府、兖州府、沂州府
1、登州府
    在清代的《登州府志》中,对登州府所辖区的范围有详细的记载。
原文如下:“登州府东至海四百九十里,南至莱州府即墨县四百里,西至莱州府掖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海一里至北隍城岛二百四十里接奉天界,由海道至奉天旅顺口约六百里至盖州套约千余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八百六十里,至省城九百二十里,东西广六百四十里,南北袤六百四十一里,蓬莱县东至福山县界九十里(至县治一百四十里),西至黄县界四十里(至县治六十里),南至栖霞县界七十里……”
    清(1644年~1911年)登州府治蓬莱县(今蓬莱市)   
    清顺治初年辖宁海州及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文登7县。   
    雍正12年(1734年)以成山卫置荣成县;大嵩卫置海阳县,均属登州府。   
    咸丰八年(1858年)根据丧权辱国的《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福山县烟台为英法两国开为商埠。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根据不平等的《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文登县之威海卫及附近海面租借于英国。  
    至清末,登州府辖宁海州及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文登、荣成、海阳9县。   
    1940年6月,中共领导的文登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胶东区东海专区。
    1941年12月,文登析为文登(东)、文西两县。
    1945年春,文西县改为昆嵛县。
    1950年6月1日,胶东行政区撤销,东海专区改为文登专区,文、昆二县为其属。
    1956年3月,文、昆两县合并仍称文登县,属莱阳专区。
    1958年11月,文登改属烟台专区。
    1967年2月,改属烟台地区。
    1983年8月,改属烟台市。
    1987年6月,改属威海市。
    1988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准文登县改为省辖县级市,仍由威海市代管。   
    元代至民国十二年以前,为都里制。
    清雍正十二年(1734)析置荣成县前,文登县辖7都69里;析置荣成县之后,辖6都50里1318村。
    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强租威海卫345村,文登县仅辖5都973村。
    1924年改都为区。1930年,设5区28镇123乡1047村。
    1936年,全县分5区27镇17乡。
    1940年6月,抗日民主政府析第四区东部置第六区,全县6区41乡,同年12月取消乡级建置。
    1941年2月,全县8区61乡,同年12月,再次取消乡建置,文登县领1镇12区321个行政村;文西县领13区253个行政村。   
     1952年初,文登县领15区158乡镇;昆嵛县领15区137乡镇。1956年12月,合并后的文登县设10区64乡镇。
    1958年9月,全县成立21处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取消乡建置。几经变动,1966年4月后,全县辖23处人民公社941个生产大队4380个生产队。
    1982年,文城人民公社改为城关镇。   
    1984年3月,原23处公社改建为9镇14乡,共952个村。   
    1988年10月24日,撤销文登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文登市。目前老文登县除大部分在文登市,有部分在威海等地。
2、莱州府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升莱州为莱州府。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降莱州府为莱州。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复升莱州为莱州府。
    清沿明治。民国二年废莱州府。治所掖县在今山东莱州市莱州镇掖城。
  明洪武元年(1368)升为莱州府,治掖城,登州、宁海州皆归其管辖。
六年(1373)降为莱州,九年(1376)复为府,辖平(度)、胶二州和掖、潍、昌(邑)、高 (密)、即(墨)五县。
  清沿明制,康熙五年(1666)设登莱道,治于莱州。
    康熙三十七年(1698)改为登莱青道,仍治于莱州。
    乾隆年间(1736——1795),将掖县划分为储积、龙德、神山、临过、仙化、进士、八里共七个乡,下辖八十三个社。
    光绪三十一年(1905),胶州(含高密、即墨)直隶。
    宣统二年(1910)清廷划莱州为城区、沙河区、储积区、龙德区、福禄区、神山区、仙化区、掖源区、临郭区、淇水区、朱桥区、西由区,区下设社、村。
  明朝清朝时山东地图,一看就知,面积一万平方公里以上。
山东全省15万平方公里分六个府。
3、宁海州
    “靖康之变”后,金扶立刘豫伪齐傀儡政权。
    齐阜昌二年(1131),于登州牟平县治,别置宁海军。
阜昌八年(1137),金废齐,宁海军为金直接统治。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宁海军为宁海州,治所仍在牟平县,辖牟乎、文登二县,属山东东路。
    元因之,仍治于牟平县城,辖牟平、文登二县。初隶于益都路,继隶于淄莱路,至元九年直隶于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以牟平县省人宁海州,仅辖文登县,州治不变,但改隶于莱州府。
    洪武九年复登州府,宁海州隶。
    民国2年(1913),改宁海州为宁海县。即今烟台市牟平区。
4、青州府
   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古代“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从西汉到民国初年,青州为历代州、府建置。青州得名甚早,禹贡中就有记载。
   汉代置广县,为青州治。
   三国时改益都县。
   十六国时期,它曾是南燕国(公元398-410年)国都所在地。
   1986年撤县设青州市,隶属于地级潍坊市。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青州府,治所益都,即今青州市益都镇益都城。
    清沿明制,民国初(公元1912年)废青州府,设立胶东道,益都县隶属胶东道。
    1927年,废道,益都县直属山东省管辖。
    明朝改元代的益都路改为青州府,辖潍州、莒州、胶州三个州和益都、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乐安(广饶)16个县。
    后将潍州、胶州、高密、昌邑、即墨划归莱州府,仍领13县1州。府的长官为知府,另设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同知为知府的副职,通判仅负责粮运及农田水利之事。
    清初,青州府下辖益都、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临朐、安丘、昌乐、诸城、沂水、日照、蒙阴等13县,并辖安东卫和沂州。
    雍正年间,设立沂州府,析出沂水、日照、蒙阴和安东卫归属之。同时,析出益都县的颜神镇和孝妇、怀德两乡,成立博山县。青州府仍辖11县。府署有知府、同知、通判等官员。
    秦统一天下,置齐郡。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称青州城。
    东汉至三国间,青州城为东方之重镇。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
    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
    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
    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
    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
    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
    宋为京东东路路治。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
    元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
    明清时期,为青州府治。
    民国时期,撤消青州府,益都县直属山东省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仍称益都县。1986年改称青州市。
5、济南府
    宋政和六年(1116)升齐州为济南府,治历城县,领历城、禹城、章丘(今章丘市绣惠镇)、长清(今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国庄村卢城洼)、临邑(今济阳县孙耿镇)、临济(今章丘市黄河乡临济村)六县。属京东东路。
  金济南府属山东东路。元初升济南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复置济南府。仍治历城县,领历城、章丘、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肥城、青城、陵县、泰安州、新泰、莱芜等州县。清因之。1913年废府。
    济南府在乾隆年间,领州一个:德州;
    县十五个:历城(附廓)、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   济阳、德平、长清、平原、禹城、临邑、陵县。
    德州:今德州市。
    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
    章丘:今章丘市。
    邹平:今滨州市邹平县。
    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
    长山:今滨州市邹平县长山镇。
    新城:今淄博市桓台县桓台城。
    齐河:今德州市齐河县东南旧齐河。
    齐东:今滨州市邹平县九户镇。
    济阳:今济南市济阳县。
    德平:今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
    长清:今济南市长清区。
    平原:今德州市平原县。
    禹城:今禹城市。
    临邑:今德州市临邑县。
    陵县:今德州市陵县。
6、曹州府
    曹州府位于山东省西部偏南。
    清世宗雍正2年(公元1724年),升曹州为直隶州。
    雍正13年(1735年)升为府。府治菏泽(今山东省菏泽市)。
    辖:菏泽(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
    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单县(今山东省单县)、
    曹县(今山东省曹县)、
    范县(今河南省范县)、
    观城(县治在今山东省莘县观城镇)、
    城武(今山东省成武县)、
    郓城(今山东省郓城县)、
    朝城(县治在今山东省莘县朝城镇)
    10县及濮州(州治在今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1散州。1913年废除。
7、兖州府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升兖州为兖州府。 故治在今兖州市区。领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为济宁直隶州,因明制,仍称兖州府,属兖、沂、曹、济道,并为道治所,仍领四州二十三县。
    雍正间(公元1723—1735年),沂、曹、济宁、东平四州直隶省,先后割县十三,不再领州,只领滋阳、曲阜、邹、泗水、滕、峄、汶上、阳谷寿张十县。民国废兖州府。
8、东昌府
    东昌府区辖10个街道、8个镇、2个乡:古楼街道、柳园街道、新区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铺街道、闫寺街道、凤凰街道、北城街道、侯营镇、沙镇镇、堂邑镇、梁水镇、斗虎屯镇、郑家镇、张炉集镇、于集镇、许营乡、朱老庄乡。其中,东城街道、蒋官屯街道由聊城经济开发区管理。 历史沿革:汉置聊城县,据<水经注>:“聊城县东北有摄城,<左传>所谓聊摄以东是也。”据《史记正义》:“聊城,春秋时齐高西界。聊,摄也。战国时,亦为齐地。”以古地名名县。1958年设市。
  1997年8月29日,国务院国函[1997]82号文批复,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设立地级聊城市,以原县级聊城市的行政区域设立东昌府区。
  1995年11月13日,撤销聊城市西王乡,设立湖西街道办事处。1995年12月18日,撤销聊城市郑家乡,设立郑家镇。
    1999年7月23日,撤销东昌府区张炉集乡,设立张炉集镇(鲁政函民字[1999]18号)。
    1999年12月6日,撤销东昌府区于集乡,设立于集镇(鲁政函民字[1999]35号)。
9、沂州府
    地处山东省东南部,西接兖州府,北依青州府,南靠徐州府,东临黄海,治所在今临沂城。
    清初沿明制,沂州为兖州府属州,不设附郭县。辖郯城、费2属县。
    1724年(雍正二年)升为山东省直隶州。
    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为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同时,降莒州为散州,并以莒州及其原辖沂水、日照、蒙阴3县来属。
共辖1州6县1卫,即:莒州、兰山(原为沂州直辖区域,1734年置县,为沂州府附郭县。
   治所在今临沂市临沂城)、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安东卫。
   
                    2014年6月12日      山东龙口  潘建林整理
最后编辑潘建林 最后编辑于 2014-06-15 16:05:30
本主题由 版主 潘建林 于 2014/6/13 9:50:2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山东省各州、府、县的地理位置及辖区
好东东,建林会长辛苦了,好人那
TOP
3#

建林宗亲辛苦了!
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潘家庄现在在那个位置呢?我是听我的祖父告诉我的,我们这支潘姓就是在那里迁徙过来的。现在应该改变不少了吧?
在大连我知道的有潘姓的村庄:普兰店莲山镇潘屯、普兰店同益乡关屯、普兰店四平镇杨树房屯、瓦房店松树镇潘屯等
TOP
4#

回复 3楼潘述庆的帖子

述庆宗亲好?莱阳的宗亲正在联系,有消息告诉你。
TOP
5#

每个帖子看一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