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论坛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寻仝公长子一郎公支系资料(附鼻祖至九十二世世系) [复制链接]

1#
考广西钟山县支系应为仝公长子一郎公后裔,但本支系族谱对一郎公后裔迁徙经过记载不详,因涉及福建长汀、江西吉州、万安、广东南雄、东莞、南海、江苏江宁、湖南宁远、江华等地,现请有关支系宗亲提供世系等资料以便考证为盼,谢谢!(资料请发邮箱 260211778@qq.com
备注:
1、广西钟山县支系为一郎公后裔考证:按本支系族谱记载,82世先道公“字深源,又名仝……提举江西吉州学校……官任广东提学监御史……以功拜秘书大学士詺加太傅入相……葬于吉郡万安狮子形辛山乙向;继妣汤氏子九”,83世前模公“字寿先又名一郎”,与相关资料对应,则可证本支系82世先道公即为仝公、83世前模公即为一郎公,广西钟山县支系为一郎公后裔无疑。
2、附图(鼻祖至九十二世世系)为按本支系族谱记载所制,与其他支系世系有所差异、错漏,请各位宗亲见谅。

最后编辑pxmdm 最后编辑于 2014-07-07 16:07:04
分享 转发
TOP
2#

潘仝生有九子,其中第一子潘念为南宋光禄大夫,第八子潘毅为南宋皇室护卫都统。
潘念,字寿先,潘仝第一子,南宋光禄大夫。
在东莞市天马岭的“马鞍”上,有一座元代的古墓,墓主人姓潘,名念,字寿先,因在九个兄弟中排行第一,后人都尊称其为念一郎公。潘念原居汀洲府城(今福建省长汀县)。其祖父潘从源,字智河,精通武艺,曾任吉州教官;其父潘仝,字会道,宋淳佑年间状元及第,任广州观察推官升秘书阁大学士。潘念自小习文练武,成年之后,文武兼备。南宋端宗德?年间 ,“因宋运扰攘”,率义兵至项山(今江西省寻乌县)剿寇有功,被封为光禄大夫,镇守闽粤交界的南澳(今为广东省南澳县,在宋、明两朝均设有总兵府),总兵加一级。潘念是一 位英勇抗击外族入侵的爱国将领。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潘念率南澳总兵府的全部兵马,与其侄潘任(八郎第五子,南宋端宗时任行都招讨使;宋帝昺立,晋升兵部尚书)协同作战, 奋起抗击元兵。潘念在率兵抗元期间,从闽粤交界处的南澳岛上转战到潮州、惠州、东莞、 广州一带,曾路过清湖天马岭。这个经常骑马领兵打仗的将军,见此岭形如骏马,触景生情 ,便指着天马岭对跟随其一起抗元的儿子潘宗庆交待:此地乃我百年之后归宿处。元灭宋之 后,潘念忍痛遣散了跟随其转战多年的将士,只留儿子潘宗庆在身边,先是隐居于南雄上朔村,不久又迁至广州右卫乡,后又迁至莞邑学前。念一郎公辞世之后,其子潘宗庆谨遵父嘱将其安葬在清湖天马岭南面半山腰的“马鞍”之处(名曰“走马扳鞍”形)。
TOP
3#

         楼上这段信息为“百度百科 潘仝”里记载,我也看到了,所以原来帖子的标题将一郎公称为“念一郎公”。但综合相关资料,个人认为百度百科所记载的一郎公信息有误,原因有三:1、我支族谱与江西宜黄谱(清嘉慶21年[1816] 潘文彪纂)均记载一郎公字寿先,但未记其名为念;2、前人修编族谱时,必将列祖有官职爵号的详载,但我支族谱与江西宜黄谱均未记一郎公为南宋光禄大夫;3、江西宜黄谱记载有八郎公偕帝溺海,任公抗元、项山剿匪等事迹,但仅记一郎公“迁居汀州府城内”,并无其抗元等记载。所以个人对百度百科中关于一郎公的信息存疑,但因未经详细考证,不敢妄评。
     谢谢panxibin宗亲的关注!
TOP
4#

回复 1楼pxmdm的帖子

此谱表很有价值,可惜看不清楚,字太小了。是否可把它分成几部分重发?
珠浦潘裔孙
树有根,水有源!
树无根,是枯木;水无源,是死水。
为寻根,廿年劳;问祖难,愁白头!
TOP
5#

回复 4楼珠浦潘裔孙的帖子

因论坛对上传附件有大小限制,所以上传世系图时已降低了分辨率。你可以右键点击世系图选择“图片另存为”下载到电脑,这样可以看原图,就能看得清楚了。也可以留下你的邮箱,我把更高分辨率的世系图发给你。
最后编辑pxmdm 最后编辑于 2017-12-21 17:05:0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