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支潘姓是莱州府高密迁到武城占官屯的

作者: 潘家山 发表于: 2011-02-11 11:50 查看: 722 回复: 16
潘家山
潘家山
楼主
2011-02-11 11:50
潘家山
潘家山
#2
2011-02-11 12:11
明朝永乐四年,是1406年,
距现在2011有605年
这样看来,大功不是迁过来的始祖.应是清朝确认的始祖.
大功为第一世.到这们这代是第十七世.
按20年为一代,20×17=340年.
向前推340年,是2011-340=1671年
1671年是清朝康熙9年
潘家山
潘家山
#3
2011-02-11 12:23
📎 2011\02\11\3140071814906.jpg
潘家山
潘家山
#4
2011-02-11 12:39
十二世孙,在清朝嘉庆十六年书写的文章,是1811年,距现在有200年
到我这代是十七代.间隔五代.
这样看来,每代是40年,
如果按40年算,那就是17×40=680年
即2011-680=1331年,是元朝至顺1年.
这样看,从明朝永乐四年,是1406年,大功是迁过来的始祖.可能性存在.
这以上年代推算,实际一代是平均35.588年
潘家山
潘家山
#5
2011-02-11 20:18
五世:潘立业:文才子;字:古堂 貤封武德将军。配明氏例赠淑人;生三子,长:汝龙,次:仁龙、三:伏龙;

六世:潘汝龙:立业长子、字:腾宇、诰封武德将军、例赠武翼大夫。配李氏诰封宜人例赠淑人;双冢屯公女、生四子;长:畏;次:世虎;三:监;四:铺。

七世:潘畏(载县志)汝龙长子,字:有三、康熙癸酉科武举人;原任广东大鹏卫守府。原配于氏、继配卢氏、生子:齐贤、继配杨氏诰封宜人、生五子:次:英贤;三:成贤、出继铺;四:名贤;五:大贤;六:进贤。


根据七世:潘畏中举时间,康熙癸酉(应是:1694年,康熙32年)向上推三代,五世时,他爷爷应在70岁左右。向上推50年,是1644年。清朝入关是1644年。也就是说,五世:潘立业这代在清入关时正是年青时期。五世后是清朝人,五世前就是明朝人。

八世,齐贤,英贤,成贤,明贤,大贤,进贤

九世,玉,文,武,容,亮,高,业,理,章,朱,现,瑞,介,平,湖,替,景,海,炎,秀,珍,行,连,宣,————————都代王字旁,没打出来,不想接着打了。

在看第十世,潘土明这支,(因为外出有时间记录)
文的儿子,配乔氏生二子;长子:銮声,次子:协声,自乾隆五十七年乔氏携二子迁东平州梁山北过河庄居住。
乾隆五十七年离家出走,也就是1793年。从上看,有二个孩子了,估计当时潘土明有40岁。
就以这个年代算,到我这是17代,2011-1793=218年。218/7=31.14年一代。(两边还有年龄误差不计)
向上推4代,1793-1694=99年/4代=24.75一代.

这样计算,约一代也就是25~30年一代.

已知七世年份估算到一世年份,
25×7=175年
30×7=210年
1694年(康熙32年)-175年=1519年;明朝正德13年。
1694年-210年=1484年,明朝弘治4年

到永乐4年,迁到武城,按最多的明朝弘治4年到永乐4年还有1484-1406=78年,78/30=2.6代人,从这上来看,从大功向上少三代人。
从五世潘立业,清朝入关来算,清朝入关是1644年。
五世按最长时间30年一代算,是150年,1644-150=1494。明朝弘冶6年。到永乐4年,迁到武城还是少三代人。如果跨度小,应少四代人。
潘家山
潘家山
#6
2011-02-12 22:02
我的哥哥在QQ留言:
家山你发的贴我看了。写的挺好,关于每代的间隔问题是个复杂问题,因分支较多,长子和次子随着时间的增长,相差越多到目前我们村的辈分就有;怀,金,国。恩,家,庆。继。志。相差8代,我认为越向上间隔代时间越准些,推算时最好按长支直系,或其中一支直系推算误差会小些,这是我的想法谨供参考
潘家山
潘家山
#7
2011-02-12 22:03
我在QQ上的回贴:
你说的对,但是上边的5代时间,立业是五代,也就是向上五代,不考虑中间几代年限,在揭上能看到这五代,我想最多也就是100年,清朝入关向上多说100年,应是1544,嘉靖23年,到永乐,还差140年呢.
如果没差,是大功始迁,那应是万历年间的事:)
潘家山
潘家山
#8
2011-02-13 09:34
说的是,大功不一定是始祖,上还有几代人.到武城的
清进关,向前,240年,清时,的立业.是第五,向上四,如何要240年,

立业,上边有4代是哥4个,文义,文如,文才,文举
,这哥4个上边3代是(文举子继给)文才子,哥1个.廷器(其它没记载),长支失传,
上边2代是.1个,名没记载(长支失传)
最上边是一世,大功.
这样划分,这4代不可能要用240年呀
潘家山
潘家山
#9
2011-02-18 15:09
我的哥哥在QQ留言:
立业是明末3年1612年迁徐庄的,这时其堂叔伯潘文卿应是古稀老人带头立了碑文时间是1613年1613-1406=209年如果大公迁时年龄大也有可能成立,但当时潘家四世五世已是名门望族代差不会很大,当时五世三支23人.也许你说的对大功上面还有一代人,在二世上好象空名,我看注解上应该是潘俱
如果大公迁时年龄小也有可能成立
潘家山
潘家山
#10
2011-03-04 20:04
我的哥哥在QQ留言:收藏于此

家山弟;
看了你发的徐庄祖根古柏感慨甚多,孩提时就在古柏下玩耍,听老老人讲有关古柏的一些故事,至今还记意犹新,对古柏有着深厚的感情
3年前春节祭祖时我照了一张和你最近照的柏对比明显繁茂了很多。我非常的高兴,有关徐庄古柏资料故事我跟帖发了一下。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