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简介

作者: 潘燕珍 | 发布时间: 2009-11-28 12:04 | 查看: 856 | 回复: 5
回复列表 (6)
潘燕珍
潘燕珍
第 1 楼
发表于 2009-11-28 12:04

概况泉州,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是海外华侨、华裔、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藉之一。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元、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
地质地理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2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1℃,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古诗称泉州“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故泉州有“温陵”雅称。
全市林木蓄积量1833万立方米,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43万千瓦。主要矿产资源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铁、锰、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水产资源丰富,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面积118平方公里,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200多种。历史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潘兰珺
潘兰珺
第 2 楼
发表于 2009-11-28 14:23

谢谢你提供了泉州的历史。
请问你是福建泉州的吗?希望多多联系。我老家是温州苍南金乡的。QQ969954151
潘燕珍
潘燕珍
第 3 楼
发表于 2009-11-28 18:34

嗯,我就是福建泉州的,呵呵。嗯。
潘喜辉
潘喜辉
第 4 楼
发表于 2009-11-28 19:44

据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祖地就在泉州的潘山
潘燕珍
潘燕珍
第 5 楼
发表于 2009-11-29 16:58

潘山我们回家要经过,不过没有和潘山那边的宗亲核对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同一系的。
PAN3
PAN3
第 6 楼
发表于 2009-12-02 14:01

原帖由 潘喜辉 于 2009-11-28 19:44:00 发表
据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祖地就在泉州的潘山



我的网站的这些资料是潘基文没当秘书长之前的 可信度不低。 (我可没说他的祖籍在三溪这个笑话啊、、)
潘氏入闽
福建潘氏源自河南。入闽潘氏三源:
1.总章年间(668-669年)光州固始人潘节应朝庭召,带府兵入闽,驻南安,辅政陈元光父子治闽;
2.唐天宝间(约760年)荥阳潘氏21世湖州别驾潘殷迁南安(潘山)。
3 .五代间随王审知入闽。 潘氏入闽之播迁. 唐天宝间(约760年)荥阳潘氏21世湖州别驾潘殷迁南安。称闽 潘一世。闽潘三世存实,元和进士,官户部郎中左庶子。存实子闽潘四 世潘纲、潘维之后迁长乐三溪,为三溪始祖。 闽潘三世武原,古田令,迁兴化。武原子四世崇胤、崇钧。 崇胤次子承佑官南唐工部尚书,后裔播迁今莆田、惠安一带。 崇胤长子承叙,检校司徒,自兴化迁北燕。承叙子处常,南唐 散骑常侍,自北燕迁江宁(今南京)。处常子潘佑字廷佐,南 唐太师, 中书令. 潘佑长子文焕, 宋金紫光禄大夫, 移居福建闽县苦参(今福 州), 子孙散居狮门、石狮、水口等处。潘佑次子文振,宋银 青光禄大夫, 移居怀安水南瓜山,为瓜山始祖。怀安水南即 闽侯南通。 潘佑三子文亮,宋刑部郎中, 移居江西饶州浮梁 (今景德镇市 北) ;四子文绶,移居江西饶州乐平。(注:台湾『世界潘氏 宗谱』曰:文亮又名文节, 文绶又名文壮, 迁高丽(韩 国)

http://www.sanxicun.com/sxcrkxs.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