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潘氏宗亲会宗亲聚会
作者: 潘唐华 | 发布时间: 2009-09-12 19:27 | 查看: 4102 | 回复: 35回复列表 (36)

潘林潘世伟
第 1 楼
潘唐华
第 2 楼
潘唐华
第 3 楼
潘唐华
第 4 楼
潘仕锋
第 5 楼
潘唐华
第 6 楼
发表于 2009-09-22 17:39
关于召开“四川潘氏宗亲会”第一次联谊筹备会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潘氏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推动四川潘氏文化研究的开展,增强四川潘氏宗亲的团结友谊,促进潘氏经济工作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经广大宗亲提议并与部份宗亲商定,建议召开四川潘氏宗亲会第一次筹备会议研究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一、会议内容及时间地点
1、选举产生“四川潘氏宗亲会筹备委员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4-6人,委员若干人(每个地、市县均有1个名额)。地、厅级以上领导邀请为宗亲会“特邀顾问”或“名誉会长”。
2、研究制定四川潘氏宗亲会章程和工作计划。
3、待条件成熟后、召开四川潘氏第一次代表大会。
4、宗亲会下设机构:
A、秘书处(宗亲会综合办事机构),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多人
B、文史研究部(负责潘氏文史研究工作),部长1人,副部长多人
C、经济开发部(负责联络各地经济工作的互助与开发),部长1人,副部长多人。
D、财务部(负责宗亲会资金收支管理),部长1人,副部长多人。
5、会议时间及地点:
二、参会代表
因筹备会是为召开四川潘氏宗亲代表大会作准备工作,参会代表力求少而精,且应具备以下条件并作好个人准备工作:
1、热爱潘氏文化研究事业和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宗亲会各项活动。
2、有组织力和号召力,能带领广大宗亲参加宗亲会的各项活动。
3、有一定时间从事宗亲会工作。
4、参会代表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潘氏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推动四川潘氏文化研究的开展,增强四川潘氏宗亲的团结友谊,促进潘氏经济工作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经广大宗亲提议并与部份宗亲商定,建议召开四川潘氏宗亲会第一次筹备会议研究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一、会议内容及时间地点
1、选举产生“四川潘氏宗亲会筹备委员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4-6人,委员若干人(每个地、市县均有1个名额)。地、厅级以上领导邀请为宗亲会“特邀顾问”或“名誉会长”。
2、研究制定四川潘氏宗亲会章程和工作计划。
3、待条件成熟后、召开四川潘氏第一次代表大会。
4、宗亲会下设机构:
A、秘书处(宗亲会综合办事机构),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多人
B、文史研究部(负责潘氏文史研究工作),部长1人,副部长多人
C、经济开发部(负责联络各地经济工作的互助与开发),部长1人,副部长多人。
D、财务部(负责宗亲会资金收支管理),部长1人,副部长多人。
5、会议时间及地点:
二、参会代表
因筹备会是为召开四川潘氏宗亲代表大会作准备工作,参会代表力求少而精,且应具备以下条件并作好个人准备工作:
1、热爱潘氏文化研究事业和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宗亲会各项活动。
2、有组织力和号召力,能带领广大宗亲参加宗亲会的各项活动。
3、有一定时间从事宗亲会工作。
4、参会代表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潘喜辉
第 7 楼
潘唐华
第 8 楼
潘正权
第 9 楼
发表于 2009-09-29 15:49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电脑编号:04-222-1344
潘正权传略
姓名:潘正权 出生年月:1953.09 性别: 男 民族: 汉
学历:中专 毕业院校: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单位/职务: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地震局 (主任科员)
兼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证书编号:ZGT009221-06)
1974年起从事地震监测工作30余年来,(其中,地震台站5年,县地震办5年,市地震局至今以20年)。在30余年的地震监测工作中,积累有丰富的地震台站、县、市级地震部门本岗位专业、管理知识。
参与了成功预报1976年8月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群。
1981.2.24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发生6.9级地震前两天作出了准确预报,(温江地区地震办公室给予了通报表彰和现金奖励。
主持成功实现1999年11月30日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绵竹汉旺地区的5.0级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报,取得了减灾实效。(1999.11.18日震前12天书面预报卡)。该成果获中国地震局全国通报表彰《关于表彰四川省地震部门实现绵竹5.0级地震短临预报的通知》——中国地震局文件(中震发[1999]475号。 该成果还获四川省地震局2001年度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编号20011725)。获中国地震局2001年度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20011704)。
参与的《德阳市地震观测小水网普查报告》获四川省地震局1989年度地方地震科学进步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89033)。
主要著作:
1、《金和地震台水氡动态特征及映震效能评价》—《四川地震》1993年1期。该文1997年10月被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收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证书编号90151)。
2、《1989年9月小金6.6级地震前的地倾斜和水氡异常》—《四川地震》2001年1期。该文2002年8月被中国科技报版社收入《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
3、《川—08井水、气微动态及映震特征研究》—《阿坝地震》1997.1期
4、《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成功实现1999年11月30日绵竹5.0级地震短临预报》—中国地震局《地方地震工作》—季刊,2001年3期(p43).
通讯地址: 中国.四川.德阳长江西路37号市政府大楼1403室 邮编 618000
联系电话: 0838-2227538,传真:0838-220224,手机:13778202988,0838-3096596
电脑编号:04-222-1344
潘正权传略
姓名:潘正权 出生年月:1953.09 性别: 男 民族: 汉
学历:中专 毕业院校: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单位/职务: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地震局 (主任科员)
兼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证书编号:ZGT009221-06)
1974年起从事地震监测工作30余年来,(其中,地震台站5年,县地震办5年,市地震局至今以20年)。在30余年的地震监测工作中,积累有丰富的地震台站、县、市级地震部门本岗位专业、管理知识。
参与了成功预报1976年8月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群。
1981.2.24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发生6.9级地震前两天作出了准确预报,(温江地区地震办公室给予了通报表彰和现金奖励。
主持成功实现1999年11月30日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绵竹汉旺地区的5.0级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报,取得了减灾实效。(1999.11.18日震前12天书面预报卡)。该成果获中国地震局全国通报表彰《关于表彰四川省地震部门实现绵竹5.0级地震短临预报的通知》——中国地震局文件(中震发[1999]475号。 该成果还获四川省地震局2001年度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编号20011725)。获中国地震局2001年度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20011704)。
参与的《德阳市地震观测小水网普查报告》获四川省地震局1989年度地方地震科学进步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89033)。
主要著作:
1、《金和地震台水氡动态特征及映震效能评价》—《四川地震》1993年1期。该文1997年10月被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收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证书编号90151)。
2、《1989年9月小金6.6级地震前的地倾斜和水氡异常》—《四川地震》2001年1期。该文2002年8月被中国科技报版社收入《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
3、《川—08井水、气微动态及映震特征研究》—《阿坝地震》1997.1期
4、《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成功实现1999年11月30日绵竹5.0级地震短临预报》—中国地震局《地方地震工作》—季刊,2001年3期(p43).
通讯地址: 中国.四川.德阳长江西路37号市政府大楼1403室 邮编 618000
联系电话: 0838-2227538,传真:0838-220224,手机:13778202988,0838-3096596

潘正权
第 10 楼
发表于 2009-09-29 17:39
我叫潘正权,1953年生,祖藉是四川什邡人,现在德阳市工作。听祖辈讲:我们是湖广填四川时来的,(是湖北孝感麻城的)到我这辈不知是好多代了,四川什邡这一支我只记得我们的班辈中的一些;
. . . . . .,
文,明,开,景(开),运,
中,正,显,大,帮,
万,成,凤,德,其,
仁,义,传,声,远;
我太祖:潘景元 生三子
祖父:潘运田 (排行二)生三子一女,伟中、福中、富中。(父辈是搂底辈)
父亲:潘福中
我:潘正权 生一女,辈份;显
. . . . . .,
文,明,开,景(开),运,
中,正,显,大,帮,
万,成,凤,德,其,
仁,义,传,声,远;
我太祖:潘景元 生三子
祖父:潘运田 (排行二)生三子一女,伟中、福中、富中。(父辈是搂底辈)
父亲:潘福中
我:潘正权 生一女,辈份;显
发表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发表回复。